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原文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
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
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拼音解读
chūn yóu
yīng nuǎn zhèng fán
bié jīng jiē huàn
cōng huì shuí lùn
jiàn shuǐ kōng shān dào
chái mén lǎo shù cūn
chóu zhī shuì
zhì bèi qíng xu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来临,但是离别的人仍然隔着距离;第二句则形容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是作者却感到孤独和无助。第三句提到了惊蛰节,暗示着节令更迭和人事变换,人生面临着无常和不可控;而“聪慧”这个词,则显示出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第四句以自然风景为背景,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的故乡,但是这种美好和温馨只是回忆,已经成为过去。第五句则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但是心中的愁苦让他难以入眠。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身处的环境,柴门老树和俯瞰远方的晴天,虽然看起来安逸舒适,但是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却无法消散。这首诗词充满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来临,但是离别的人仍然隔着距离;第二句则形容了春意盎然…展开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来临,但是离别的人仍然隔着距离;第二句则形容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是作者却感到孤独和无助。第三句提到了惊蛰节,暗示着节令更迭和人事变换,人生面临着无常和不可控;而“聪慧”这个词,则显示出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第四句以自然风景为背景,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的故乡,但是这种美好和温馨只是回忆,已经成为过去。第五句则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但是心中的愁苦让他难以入眠。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身处的环境,柴门老树和俯瞰远方的晴天,虽然看起来安逸舒适,但是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却无法消散。这首诗词充满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折叠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详情

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原文,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翻译,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赏析,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7666.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