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二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朝
适意二首原文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早岁从旅游,颇谙时俗意。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
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况余方且介,举动多忤累。
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
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
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适意二首拼音解读
shí nián wéi
cháng yǒu hán chóu
sān nián zuò jiàn guān
duō shī xiū
yǒu jiǔ xiá yǐn
yǒu shān yóu
píng shēng zhì
qiān yóu
cháo guī wèi shàng
fàn zhōu
zhì xīn shì shì wài
yōu
zhōng shū shí
zhōng nián qiú
hán lái lǎn fàng
shù shū tóu
cháo shuì shǐ
zhuó zuì xiū
rén xīn guò shì
shì wài qiú
zǎo suì cóng yóu
ān shí
zhōng nián tiǎn bān liè
bèi jiàn cháo tíng shì
zuò chéng nán
wéi chén yóu
kuàng fāng qiě jiè
dòng duō lèi
zhí dào yóu
guǐ fēi zhì
xiōng zhōng shí nián nèi
xiāo jìn hào rán
cóng fǎn tián
dùn jiào yōu kuì
pán yòng nán shī
yún xīn suí
yōu yōu shēn shì
cóng liǎng xià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曾经历过旅途艰辛、官场沉浮的人,在平淡生活中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他曾多次饱受饥寒和愁苦之苦,且作为谏官时屡次因言辞得罪上司而感到惭愧。尽管有美酒和秀美山川,但却没能好好享受;他内心并没有放下一直追求的理想和志向,却受着束缚无法自由驰骋。 在回归故乡后,他只是静静的泛舟渭水之间,忘却尘世烦恼,不再有欢喜或忧愁。他以朴素清贫的生活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每日仅食蔬菜、衣裳也将就着穿,虽然遇到寒冷天气也从容不迫地应对,并为此庆幸自己能够安于现状。他意识到,自己并非凡人,十年来奋斗,已消磨掉不少斗志。回归故里后,他反而感到轻松无压力,看待云淡风轻,对外界的干扰也格外少了。于是他开始重新感知生命中的真正意义,尝试和世俗脱钩,从而找寻到自己的天堂。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适意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曾经历过旅途艰辛、官场沉浮的人,在平淡生活中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他曾多次饱受饥寒和愁苦之苦,且作为谏官时…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曾经历过旅途艰辛、官场沉浮的人,在平淡生活中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他曾多次饱受饥寒和愁苦之苦,且作为谏官时屡次因言辞得罪上司而感到惭愧。尽管有美酒和秀美山川,但却没能好好享受;他内心并没有放下一直追求的理想和志向,却受着束缚无法自由驰骋。 在回归故乡后,他只是静静的泛舟渭水之间,忘却尘世烦恼,不再有欢喜或忧愁。他以朴素清贫的生活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每日仅食蔬菜、衣裳也将就着穿,虽然遇到寒冷天气也从容不迫地应对,并为此庆幸自己能够安于现状。他意识到,自己并非凡人,十年来奋斗,已消磨掉不少斗志。回归故里后,他反而感到轻松无压力,看待云淡风轻,对外界的干扰也格外少了。于是他开始重新感知生命中的真正意义,尝试和世俗脱钩,从而找寻到自己的天堂。折叠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详情

适意二首原文,适意二首翻译,适意二首赏析,适意二首阅读答案,出自白居易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26450.html

诗词类别

白居易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