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朝
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原文
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
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
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拼音解读
qián shān dài qiū
wǎng qiū jiāng wǎn
dié zhàng yún duō
fēng rén yuǎn
yín yuán dào
cāng cuì kōng zài yǎn
kǒu wèn jiā
táo yuán shēn qiǎ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走在秋天的江边,欣赏山水美景和感受孤独寂寞的情怀。前面的山峰已经染上了秋色,孤独的旅者漫步在晚秋的江边,看到遥远的山峰被云雾所笼罩。虽然有些地方难以到达,但眼前的景色却是美不胜收。最后,他询问当地渔民通往桃花源的路程深浅,暗示他的心中渴望找到一个没有烦恼困扰的净土。整首诗表现出了一种忧郁的情调和对人生苦难的感叹。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注释

【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桃花源”。《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桃源洞”。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展开
【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宋辛弃疾《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纳兰性德《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桃花源”。《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桃源洞”。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南唐冯延巳《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折叠

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走在秋天的江边,欣赏山水美景和感受孤独寂寞的情怀。前面的山峰已经染上了秋色,孤独的旅者漫步在晚秋的江边…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走在秋天的江边,欣赏山水美景和感受孤独寂寞的情怀。前面的山峰已经染上了秋色,孤独的旅者漫步在晚秋的江边,看到遥远的山峰被云雾所笼罩。虽然有些地方难以到达,但眼前的景色却是美不胜收。最后,他询问当地渔民通往桃花源的路程深浅,暗示他的心中渴望找到一个没有烦恼困扰的净土。整首诗表现出了一种忧郁的情调和对人生苦难的感叹。折叠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与杜甫同时,比元结、顾况年长十余岁,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他的诗内容较丰…详情

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原文,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翻译,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赏析,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阅读答案,出自刘长卿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4244.html

诗词类别

刘长卿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