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于阗采花原文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于阗采花拼音解读
tián cǎi huā rén
yán huā xiàng
míng fēi cháo 西
zhōng měi duō xiū
nǎi zhī hàn duō míng shū
zhōng huā fāng
dān qīng néng lìng chǒu zhě yán
yán fān zài shēn gōng
é méi
shā mái hào chǐ 齿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通过对于汉地和胡地美女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汉地名妓的赞扬和对于自然美丽的崇敬。其中,“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表明采花者觉得自己与花儿互相映衬;“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则说明在胡地,由于美女太过众多,使得有些美女因此而感到羞愧;接着,“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汉地名妓的高度评价;“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则强调了美的标准是可以被改变的,丑陋的人也有可能因为技艺精湛的画家而变得美丽;最后,“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则反复强调美与丑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悲哀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于阗采花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于汉地和胡地美女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汉地名妓的赞扬和对于自然美丽的崇敬。其中,“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表…展开
这首诗通过对于汉地和胡地美女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汉地名妓的赞扬和对于自然美丽的崇敬。其中,“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表明采花者觉得自己与花儿互相映衬;“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则说明在胡地,由于美女太过众多,使得有些美女因此而感到羞愧;接着,“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汉地名妓的高度评价;“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则强调了美的标准是可以被改变的,丑陋的人也有可能因为技艺精湛的画家而变得美丽;最后,“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则反复强调美与丑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悲哀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详情

于阗采花原文,于阗采花翻译,于阗采花赏析,于阗采花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4831.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