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寺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游金山寺原文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游金山寺拼音解读
jiā jiāng shuǐ chū yuán
huàn yóu zhí sòng jiāng hǎi
wén dào cháo tóu zhàng gāo
tiān hán shàng yǒu shā hén zài
zhōng líng nán pàn shí pán tuó
lái chū méi suí tāo
shì dēng jué dǐng wàng xiāng guó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qīng shān duō
chóu wèi wǎn xún guī
shān sēng liú kàn luò
wēi fēng wàn qǐng xuē wén
duàn xiá bàn kōng wěi chì
shì shí jiāng yuè chū shēng
èr gèng yuè luò tiān shēn hēi
jiāng xīn yǒu huǒ míng
fēi yàn zhào shān niǎo jīng
chàng rán guī xīn shí
fēi guǐ fēi rén jìng
jiāng shān guī shān
jiāng shén jiàn guài jīng wán
xiè jiāng shén
yǒu tián guī jiāng shuǐ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江南地区的经历和心情。诗中描述了江水初发源,流入大海的壮阔景象,以及江南江北青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了羁愁之情,畏惧夜晚寻找回家的船只,却也不舍得离开这片美好的土地。诗末作者向江神表达了感慨,借喻自己虽有着属于自己的田地,却无法脱离江水的牵绊,沉迷于对江南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意味深长,抒发了作者对江南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游金山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江南地区的经历和心情。诗中描述了江水初发源,流入大海的壮阔景象,以及江南江北青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作者…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江南地区的经历和心情。诗中描述了江水初发源,流入大海的壮阔景象,以及江南江北青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了羁愁之情,畏惧夜晚寻找回家的船只,却也不舍得离开这片美好的土地。诗末作者向江神表达了感慨,借喻自己虽有着属于自己的田地,却无法脱离江水的牵绊,沉迷于对江南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意味深长,抒发了作者对江南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向往。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游金山寺原文,游金山寺翻译,游金山寺赏析,游金山寺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6775.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