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

作者:秦观      朝代:宋朝
精思原文
精思洞元化,白日升高旻。
俯仰凌倒景,龙行速如神。
半道过紫府,弭节聊逡巡。
金床设宝几,璀璨明月珍。
僊者二三子,眷然骨肉亲。
饮我霞一杯,放怀暖如春。
遂朝玉虚上,冠剑班列真。
无端拜失仪,放斥令自新。
云霄难遽返,下土多埃尘。
淮南守天庖,嗟我实何人。
精思拼音解读
jīng dòng yuán huà
bái shēng gāo mín
yǎng líng dǎo jǐng
lóng háng shén
bàn dào guò
jiē liáo qūn xún
jīn chuáng shè bǎo
cuǐ càn míng yuè zhēn
xiān zhě èr sān
juàn rán ròu qīn
yǐn xiá bēi
fàng huái 怀 nuǎn chūn
suí cháo shàng
guàn jiàn bān liè zhēn
duān bài shī
fàng chì lìng xīn
yún xiāo nán fǎn
xià duō āi chén
huái nán shǒu tiān páo
jiē shí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仙人的境界和生活。诗中通过描绘洞元化、龙行速如神等神秘的景象,表达了仙人的高超境界;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仙境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提到饮霞一杯,放怀暖如春,表现了高度的悠闲自在和安逸舒适。最后,诗人感叹仙境难以返还,深刻地揭示了人们渴望得到永生的愿望。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精思注释

【二三子】犹言诸君;几个人。《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鐸。”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宋梅尧臣《春日游龙门山寺》诗:“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清叶廷琯《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余居是山,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得芝草三耦。”【骨肉亲】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廻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明刘基《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诗:“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展开
【二三子】犹言诸君;几个人。《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鐸。”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宋梅尧臣《春日游龙门山寺》诗:“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清叶廷琯《鸥波渔话·黄子久别居》:“余居是山,夏初与二三子相羊瀑流间,得芝草三耦。”【骨肉亲】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廻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明刘基《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诗:“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折叠

精思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仙人的境界和生活。诗中通过描绘洞元化、龙行速如神等神秘的景象,表达了仙人的高超境界;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仙人的境界和生活。诗中通过描绘洞元化、龙行速如神等神秘的景象,表达了仙人的高超境界;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仙境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提到饮霞一杯,放怀暖如春,表现了高度的悠闲自在和安逸舒适。最后,诗人感叹仙境难以返还,深刻地揭示了人们渴望得到永生的愿望。折叠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次年作《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姿」。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应制科,进策论,除宣教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六年,迁秘书省正字。预修《神宗实录》。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亦在京…详情

精思原文,精思翻译,精思赏析,精思阅读答案,出自秦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17732.html

诗词类别

秦观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