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

作者:易顺鼎      朝代:清朝
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原文
夕阳在地,认衣痕人影,与山争绿。已是秋光将尽了,开遍岩天晚菊。
红叶中间,碧云下上,着个樵家屋。输他儿女,能消这样清福。
经过秋士祠荒,夏王碑坏,吊古愁千斛。眼底千年成代谢,几辈牢骚如仆。
读画烟明,游仙月冷,静抱泉声宿。此间招隐,愿歌桂树遗曲。
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拼音解读
yáng zài
rèn hén rén yǐng
shān zhēng 绿
shì qiū guāng jiāng jìn le
kāi biàn yán tiān wǎn
hóng zhōng jiān
yún xià shàng
zhe qiáo jiā
shū ér
néng xiāo zhè yàng qīng
jīng guò qiū shì huāng
xià wáng bēi huài
diào chóu qiān
yǎn qiān nián chéng dài xiè
bèi láo sāo
huà yān míng
yóu xiān yuè lěng
jìng bào quán shēng xiǔ 宿
jiān zhāo yǐn
yuàn guì s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景色。夕阳西斜,人影被衣痕所认出,与山峦争相变幻绿色。已经是秋季的尾声,菊花盛开,红叶飞舞。在这片景色中,有一户樵夫家,虽然生活简朴,但儿女们也能享受到这样的清福。 作者还提到他曾游览过秋士祠和夏王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千年的变迁,感到了无尽的愁思。最后,作者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地方隐居,静享自然美景,唱起桂树所留下的遗曲。整篇诗充满了浓郁的怀古情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景色。夕阳西斜,人影被衣痕所认出,与山峦争相变幻绿色。已经是秋季的尾声,菊花盛开,红叶飞舞。在…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景色。夕阳西斜,人影被衣痕所认出,与山峦争相变幻绿色。已经是秋季的尾声,菊花盛开,红叶飞舞。在这片景色中,有一户樵夫家,虽然生活简朴,但儿女们也能享受到这样的清福。 作者还提到他曾游览过秋士祠和夏王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千年的变迁,感到了无尽的愁思。最后,作者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地方隐居,静享自然美景,唱起桂树所留下的遗曲。整篇诗充满了浓郁的怀古情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折叠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详情

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原文,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翻译,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赏析,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阅读答案,出自易顺鼎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13540.html

诗词类别

易顺鼎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