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杂书

作者:苏伯衡      朝代:明朝
史馆杂书原文
蔓草寒烟汉苑秋,书藏金匮更谁收。礼亡乐缺无穷恨,地老天荒有限愁。
笔削自从尼父后,文章无过马迁优。坐销官烛如何
史馆杂书拼音解读
màn cǎo hán yān hàn yuàn qiū
shū cáng jīn kuì gèng shuí shōu
wáng quē qióng hèn
lǎo tiān huāng yǒu xiàn chóu
xuē cóng hòu
wén zhāng guò qiān yōu
zuò xiāo guān zh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荒凉景象。蔓草和寒烟表现出季节的变迁,暗示着时光流逝。汉苑则象征着整个帝国,而“书藏金匮”则暗示着古代文化的珍贵性和危险性,因为它们可能会被遗失或毁灭。 诗人表达了对礼仪与音乐的缺失所引发的无尽悲哀。同时,他也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地球将会老去,天空也会荒芜。最后,他提到了自己的写作,称自己即使能够达到马迁的水平,但在官场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无力感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忧虑。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史馆杂书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荒凉景象。蔓草和寒烟表现出季节的变迁,暗示着时光流逝。汉苑则象征着整个帝国,而“书藏金匮”则暗示着古代…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荒凉景象。蔓草和寒烟表现出季节的变迁,暗示着时光流逝。汉苑则象征着整个帝国,而“书藏金匮”则暗示着古代文化的珍贵性和危险性,因为它们可能会被遗失或毁灭。 诗人表达了对礼仪与音乐的缺失所引发的无尽悲哀。同时,他也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地球将会老去,天空也会荒芜。最后,他提到了自己的写作,称自己即使能够达到马迁的水平,但在官场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无力感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忧虑。折叠

作者介绍

苏伯衡 苏伯衡 元明间浙江金华人,字平仲,友龙子。博涉群籍,文词蔚赡有法,以善古文闻名于时。元末贡于乡,洪武间入礼贤馆,为国子学录,迁学正,擢翰林编修。十年,宋濂荐以自代,以疾力辞。二十一年聘主会试,寻为处州教授。以表笺忤旨下狱死。二子救父并被刑,士论惜之。有《苏平仲集》存世。…详情

史馆杂书原文,史馆杂书翻译,史馆杂书赏析,史馆杂书阅读答案,出自苏伯衡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03112.html

诗词类别

苏伯衡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