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惟心心不知

出自清朝成鹫的《挽邓母吴太君
昔有高人吴仲书,笔花幻出真芙蕖。兴来赠我一大轴,画工如山逊不如。
我时握手发大笑,多君厚意非区区。山僧本是种莲者,识得莲花真与假。
真花非色亦非空,不用丹青更图画。西方圣人老画师,万法惟心心不知
虚空作纸须弥笔,香水之海为墨池。写作莲花花九品,五色五光空五蕴。
有人直下便承当,垂手提携亲接引。先生领话无几何,翻身跳出莲花涡。
一花一叶独留赠,连枝同气仙陀婆。仙婆去后谁堪似,阿姥逢僧发欢喜。
古佛巍巍金色身,留与宝光受瞻礼。大兴佛事非偶然,檀那不取功德天。
金银台上七宝地,一超直到燃灯前。燃灯含笑受记莂,清净流璃贮明月。
刹那现作居士身,珍重重来为君说。君家有凤栖梧桐,九苞养就翔高风。
阶前手植三珠树,众雏鸣和何嗈嗈。归时踏著来时路,佛光佛寿长如故。
白莲池上笑相逢,万德庄严金色聚。殷勤寄语女丈夫,曾见而兄领话无。
文殊不出女子定,待我罔明来更苏。
挽邓母吴太君拼音解读
yǒu gāo rén zhòng shū
huā huàn chū zhēn
xìng lái zèng zhóu
huà gōng shān xùn
shí shǒu xiào
duō jūn hòu fēi
shān sēng běn shì zhǒng lián zhě
shí lián huā zhēn jiǎ
zhēn huā fēi fēi kōng
yòng dān qīng gèng huà
西 fāng shèng rén lǎo huà shī
wàn wéi xīn xīn zhī
kōng zuò zhǐ
xiāng shuǐ zhī hǎi wéi chí
xiě zuò lián huā huā jiǔ pǐn
guāng kōng yùn
yǒu rén zhí xià biàn 便 chéng dāng
chuí shǒu xié qīn jiē yǐn
xiān shēng lǐng huà
fān shēn tiào chū lián huā
huā liú zèng
lián zhī tóng xiān tuó
xiān hòu shuí kān
ā lǎo féng sēng huān
wēi wēi jīn shēn
liú bǎo guāng shòu zhān
xìng shì fēi ǒu rán
tán gōng tiān
jīn yín tái shàng bǎo
chāo zhí dào rán dēng qián
rán dēng hán xiào shòu bié
qīng jìng liú zhù míng yuè
shā xiàn zuò shì shēn
zhēn zhòng zhòng lái wéi jūn shuō
jūn jiā yǒu fèng tóng
jiǔ bāo yǎng jiù xiáng gāo fēng
jiē qián shǒu zhí sān zhū shù
zhòng chú míng yōng yōng
guī shí zhe lái shí
guāng shòu 寿 zhǎng
bái lián chí shàng xiào xiàng féng
wàn zhuāng yán jīn
yīn qín zhàng
céng jiàn ér xiōng lǐng huà
wén shū chū dìng
dài wǎng míng lái gè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画莲的诗,作者是一位山僧。他从高人吴仲书那里得到了一幅画莲的轴画,并在诗中表达了对吴仲书慷慨赠送的感激之情。 他认为真正的莲花不仅仅是颜色和形态,还包括它所代表的精神和内涵,这些无法被用画笔或者文字所描述和表现。 在文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比喻,将描绘莲花的过程比作修行之路,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最后,作者提到了一个白莲池和金色庄严,寄语女丈夫,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敬和推崇。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挽邓母吴太君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画莲的诗,作者是一位山僧。他从高人吴仲书那里得到了一幅画莲的轴画,并在诗中表达了对吴仲书慷慨赠送的感激之…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画莲的诗,作者是一位山僧。他从高人吴仲书那里得到了一幅画莲的轴画,并在诗中表达了对吴仲书慷慨赠送的感激之情。 他认为真正的莲花不仅仅是颜色和形态,还包括它所代表的精神和内涵,这些无法被用画笔或者文字所描述和表现。 在文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比喻,将描绘莲花的过程比作修行之路,以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最后,作者提到了一个白莲池和金色庄严,寄语女丈夫,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敬和推崇。折叠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866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