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作乡贤堂

出自明朝程敏政的《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 其三 崇洛学
恭惟两夫子,休宁托维桑。俎豆久沦没,苔垣隔宫墙。
贤哉百世士,补坠功非常。一崇遗爱祠,再作乡贤堂
弦诵有观感,草木生辉光。知君足儒吏,名共伊流长。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 其三 崇洛学拼音解读
gōng wéi liǎng
xiū níng tuō wéi sāng
dòu jiǔ lún méi
tái yuán gōng qiáng
xián zāi bǎi shì shì
zhuì gōng fēi cháng
chóng ài
zài zuò xiāng xián táng
xián sòng yǒu guān gǎn
cǎo shēng huī guāng
zhī jūn
míng gòng liú zhǎ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两位文化名人的诗歌。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位士人的敬佩和崇高评价: 首先,诗人称呼他们为“两夫子”,并表示希望他们能够放下世间的纷扰,安心居于维桑之上,生活优雅自在。 接着,诗人提到了俎豆(古代宗庙中供奉神明时的器具)已经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而苔垣隔着宫墙,暗示了古代文化的衰落与消逝。 不过,诗人认为这两位士人不仅修养深厚、品德高尚,而且还多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修建了祠堂和乡贤堂,并使得音乐和植物都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诗人表示,这两位士人的文化造诣深厚,不仅名字流传千古,而且也将成为历史的记载,为后人所铭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 其三 崇洛学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两位文化名人的诗歌。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位士人的敬佩和崇高评价: 首先,诗人称呼他们为“两夫子”,并表示希…展开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两位文化名人的诗歌。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位士人的敬佩和崇高评价: 首先,诗人称呼他们为“两夫子”,并表示希望他们能够放下世间的纷扰,安心居于维桑之上,生活优雅自在。 接着,诗人提到了俎豆(古代宗庙中供奉神明时的器具)已经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而苔垣隔着宫墙,暗示了古代文化的衰落与消逝。 不过,诗人认为这两位士人不仅修养深厚、品德高尚,而且还多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修建了祠堂和乡贤堂,并使得音乐和植物都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诗人表示,这两位士人的文化造诣深厚,不仅名字流传千古,而且也将成为历史的记载,为后人所铭记。折叠

作者介绍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7604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