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采桑时

出自南北朝南朝乐府的《采桑度(春月采桑时)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采桑度(春月采桑时)拼音解读
chūn yuè cǎi sāng shí
lín xià huān
yǎng cán mǎn bǎi
luó xi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月采桑、与伙伴们欢聚于林下的情景。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话则表达了她的遗憾之情:虽然养蚕已有一段时间,但蚕并没有吐完足够的丝,因此她无法制作出华美的罗绣襦衣。整首诗通过描绘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和女子内心的失落感,反映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有限的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采桑度(春月采桑时)赏析

这是一组歌唱江南女子蚕桑劳动和春情的乐府民歌,取材立意颇具特色。南朝民歌,绝大多数出自城市,反映生产劳动者极少。开头两首,用明净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轻快明艳的阳春采桑图。第三和第七首,描写重点在采桑,歌唱劳动,表现采桑女独特的情趣。…展开
这是一组歌唱江南女子蚕桑劳动和春情的乐府民歌,取材立意颇具特色。南朝民歌,绝大多数出自城市,反映生产劳动者极少。开头两首,用明净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轻快明艳的阳春采桑图。第三和第七首,描写重点在采桑,歌唱劳动,表现采桑女独特的情趣。第四、第五、第六三首,内容与其他四首有别,色彩气氛亦有不同,表现了劳动的艰难和采桑女子难言的心曲,淡淡的惆怅。
分析全组诗歌,这位采桑女子似乎是初恋,一个满怀春情渴求异性爱怜的少女,竟被人冷落,不禁失望、懊恼、伤感。用采桑、养蚕表现恋情的民歌,南朝乐府中并不罕见;表现两情阻隔的民歌,也为数不少。这组诗歌的主要特色,在于较真切地运用采桑养蚕生产劳动,巧妙自然地暗示采桑女的不幸恋情,将劳动与恋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单纯表现恋情的民歌更有艺术厚度。全组诗歌的宗旨并不是为了表现劳动,主要是反映稍具乡村意味的恋情。
折叠

采桑度(春月采桑时)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月采桑、与伙伴们欢聚于林下的情景。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话则表达了她的遗憾之情:虽然养蚕已有一段时间…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月采桑、与伙伴们欢聚于林下的情景。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话则表达了她的遗憾之情:虽然养蚕已有一段时间,但蚕并没有吐完足够的丝,因此她无法制作出华美的罗绣襦衣。整首诗通过描绘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和女子内心的失落感,反映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有限的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折叠

作者介绍

南朝乐府 南朝乐府 【南朝乐府】南朝乐府主要是东晋、宋、齐时代的民歌。这些民歌经南朝的乐府机关搜集整理、配乐传习,有的还结合舞蹈去演唱,因而得以保留下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南朝入乐的民歌全归入《清商曲》中,并且又分为《神弦歌》、《吴声歌曲》和《西曲歌》三个部分。《神弦歌》是宗教祭歌,数量极少。《吴声歌曲》是产生于建业(今南京市)附近的民歌,它最初是「徒歌」,后来又配上…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89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