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虚名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
孤负平生弄泉手。
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
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拼音解读
fēi liú wàn
gòng qiān yán zhēng xiù
píng shēng nòng quán shǒu
tàn qīng shān duǎn mào
hóng chén
hái
zhuó cāng làng jiù
rén shēng háng ěr
shēn hòu míng
shēng qián bēi jiǔ
biàn 便 jié
dài xué yuān míng
gèng shǒu zhǒng mén qián liǔ
qiě guī lǎo yuē zhòng lái
wèn qīng shān
dìng zhòng lái fǒ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游荡,欣赏山水之美,感叹人生短暂,虚名无足轻重的心情。 第一句表达了大自然的壮观,形容飞流万壑、千峰争秀,令人惊叹。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孤身一人,只有弄泉的手艺,没有功名富贵,略表遗憾。 在第二句和第三句,作者叹息人生苦短,红尘险恶,但他还是可以快乐的活着,并且回到沧浪之上洗发,由此得到宁静和满足。 接下来的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想要回归自然,过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种植五柳树,学习渊明的理论知识。最后,作者向故乡老人打听青山是否依旧,表达思乡之情和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带着些许的哲学思考和审视。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洞仙歌(访泉於期师,得周氏泉,为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游荡,欣赏山水之美,感叹人生短暂,虚名无足轻重的心情。 第一句表达了大自然的壮观,形容飞流万壑…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游荡,欣赏山水之美,感叹人生短暂,虚名无足轻重的心情。 第一句表达了大自然的壮观,形容飞流万壑、千峰争秀,令人惊叹。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孤身一人,只有弄泉的手艺,没有功名富贵,略表遗憾。 在第二句和第三句,作者叹息人生苦短,红尘险恶,但他还是可以快乐的活着,并且回到沧浪之上洗发,由此得到宁静和满足。 接下来的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想要回归自然,过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种植五柳树,学习渊明的理论知识。最后,作者向故乡老人打听青山是否依旧,表达思乡之情和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带着些许的哲学思考和审视。折叠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69443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