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神
- 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事来三十载,巫觋传子孙。
村中四时祭,杀尽鸡与豚。主人不堪命,积燎曾欲燔。
旋风天地转,急雨江河翻。采薪持斧者,弃斧纵横奔。
山深多掩映,仅免鲸鲵吞。主人集邻里,各各持酒樽。
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去年大巫死,小觋又妖言。
邑中神明宰,有意效西门。焚除计未决,伺者迭乘轩。
庙深荆棘厚,但见狐兔蹲。巫言小神变,可验牛马蕃。
邑吏齐进说,幸勿祸乡原。逾年计不定,县听良亦烦。
涉夏祭时至,因令修四垣。忧虞神愤恨,玉帛意弥敦。
我来神庙下,箫鼓正喧喧。因言遣妖术,灭绝由本根。
主人中罢舞,许我重叠论。蜉蝣生湿处,鸱鸮集黄昏。
主人邪心起,气焰日夜繁。狐狸得蹊径,潜穴主人园。
腥臊袭左右,然后托丘樊。岁深树成就,曲直可轮辕。
幽妖尽依倚,万怪之所屯。主人一心好,四面无篱藩。
命樵执斤斧,怪木宁遽髡。主人且倾听,再为谕清浑。
阿胶在末派,罔象游上源。灵药逡巡尽,黑波朝夕喷。
神龙厌流浊,先伐鼍与鼋。鼋鼍在龙穴,妖气常郁温。
主人恶淫祀,先去邪与惛。惛邪中人意,蛊祸蚀精魂。
德胜妖不作,势强威亦尊。计穷然后赛,后赛复何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村庄中发生的妖神事件,已经持续了三十年。每年四季都要举行祭祀并献杀鸡和豚,但主人对此感到疲倦和不满,并曾计划放火烧掉祭坛。然而,当旋风暴雨来袭时,持斧采薪的人们纷纷弃斧逃跑,只有山深处能够幸免于难。主人最终决定集合邻居一起前往神庙拜祭,希望能得到收成的保佑。但神庙中的巫觋却再次传言小神变化,并引起了邑吏们的关注。他们劝说主人不要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整个乡村的灾难。一年过去了,县里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决定修建神庙的四周围墙。但是在修建期间,主人又陷入了以前的邪恶思想,并放任妖怪驻扎在园中。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遣散妖怪,并呼吁主人要有慈悲心,否则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 背诵
-
赛神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村庄中发生的妖神事件,已经持续了三十年。每年四季都要举行祭祀并献杀鸡和豚,但主人对此感到疲倦和不满,并…展开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村庄中发生的妖神事件,已经持续了三十年。每年四季都要举行祭祀并献杀鸡和豚,但主人对此感到疲倦和不满,并曾计划放火烧掉祭坛。然而,当旋风暴雨来袭时,持斧采薪的人们纷纷弃斧逃跑,只有山深处能够幸免于难。主人最终决定集合邻居一起前往神庙拜祭,希望能得到收成的保佑。但神庙中的巫觋却再次传言小神变化,并引起了邑吏们的关注。他们劝说主人不要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整个乡村的灾难。一年过去了,县里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决定修建神庙的四周围墙。但是在修建期间,主人又陷入了以前的邪恶思想,并放任妖怪驻扎在园中。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遣散妖怪,并呼吁主人要有慈悲心,否则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折叠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赛神原文,赛神翻译,赛神赏析,赛神阅读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25720.html
诗词类别
元稹的诗词
- 《人道短》
-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
- 《与太白同之东洛至栎阳太白染疾驻行…雪后望山》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驯犀》
- 《望云骓马歌》
- 《春别》
- 《智度师二首》
- 《岁日赠拒非》
- 《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因赠绝句》
- 《杏园(此后并校书郎已前诗)》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