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皆白天

出自宋朝周密的《对月
空寒坐庭玉,四至皆白天。千林无俗声,一叶时琤然。
竹高散飞霜,池冷镕流铅。月以虚而明,心以虚而玄。
心光射月彩,炯炯彻九渊。高吟撼老桂,惊起秋兔眠。
对月拼音解读
kōng hán zuò tíng
zhì jiē bái tiān
qiān lín shēng
shí chēng rán
zhú gāo sàn fēi shuāng
chí lěng róng liú qiān
yuè ér míng
xīn ér xuán
xīn guāng shè yuè cǎi
jiǒng jiǒng chè jiǔ yuān
gāo yín hàn lǎo guì
jīng qiū m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寒冷的庭院环境。坐在庭院中,感受庭院四周的宁静,体验着一片清幽的氛围,心灵也因此得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 诗人用“玉”来形容庭院的坐椅,而且庭院四周都是白色的天空,整个环境非常清爽。诗中还提到了“千林无俗声”,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凡尘的渴望。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竹林和池塘,描述了竹枝上挂满霜的景象和冷冽的池水如铅一般流淌的情景。诗人随后指出,在这样的庭院里,“月以虚而明,心以虚而玄”,暗示了心灵空灵的境界。 最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己,形容内心高度洞察,能够看清外在环境与内心状态之间的联系。他说,“心光射月彩,炯炯彻九渊”,强调了自己心灵的透彻和神秘。 在诗的结尾,诗人发出高吟并震动了周围的桂树,唤醒了沉睡的秋兔。这个场景突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对月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寒冷的庭院环境。坐在庭院中,感受庭院四周的宁静,体验着一片清幽的氛围,心灵也因此得到了一种超脱尘俗…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寒冷的庭院环境。坐在庭院中,感受庭院四周的宁静,体验着一片清幽的氛围,心灵也因此得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 诗人用“玉”来形容庭院的坐椅,而且庭院四周都是白色的天空,整个环境非常清爽。诗中还提到了“千林无俗声”,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凡尘的渴望。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竹林和池塘,描述了竹枝上挂满霜的景象和冷冽的池水如铅一般流淌的情景。诗人随后指出,在这样的庭院里,“月以虚而明,心以虚而玄”,暗示了心灵空灵的境界。 最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己,形容内心高度洞察,能够看清外在环境与内心状态之间的联系。他说,“心光射月彩,炯炯彻九渊”,强调了自己心灵的透彻和神秘。 在诗的结尾,诗人发出高吟并震动了周围的桂树,唤醒了沉睡的秋兔。这个场景突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4014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