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作者:乔吉      朝代:元朝
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原文
楔子(冲末扮张太守引净张千上,诗云)昔年白屋一寒儒,今日黄堂驷马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小官姓张,名纺,字尚之。
自中甲科以来,累蒙圣恩,除授豫章太守。
自幼与杜牧之为八拜交。
今牧之官为翰林侍读,有公干至豫章,将欲起程回京,不免安排果桌,与他饯行。
小官近日梨园中讨得一个歌妓,年方一十三岁,善能吹弹歌舞,名曰好好。
我数次与他算命,道他有夫人之分,末审他姻缘在於何处?今日饯别牧之,就叫好好出来劝酒者。
好好何在?(旦扮张好好上,云)相公叫我,不知又请甚么客,须到前厅见来。
(见科,云)相公唤我,有何使用?(张太守云)今日与牧之饯行,你就席间歌舞一回,与他劝酒。
(旦云)谨领尊命。
(张太守云)张千,门首觑着,杜翰林来时,报复我知道。
(正末扮杜牧之上,云)小生姓杜,名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太和间举贤良方正,累官至翰林侍读之职,因公干至豫章。
此处太守张尚之,自幼与小生交善,今日在私宅设酒,与小生饯送,令人来请,须索走一遭去。
左右,报复去,道杜某来了也。
(张千做报,见科)(正末云)小生薄德,敢劳太守张筵也。
(张太守云)蔬食薄味,不堪献敬,聊引饯意耳。
左右,将酒过来,学士满饮一杯。
(正末云)大守请。
(张太守云)学士,自古道:筵前无乐,不成欢乐。
今舍下有一女,年方一十三岁,名日好好,善能歌舞,着他出来歌舞一回,与学士送酒咱。
(正末云)深蒙厚意,感谢,感谢。
(张太守云)好好,你歌舞一回,伏侍相公咱。
(旦歌舞科)(正末云)小官无甚奇物,瑞文锦一段,犀角梳一副,权表微诚。
有诗一首。
(诗云)汝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
娇媚鹧鸪儿,妖娆鸾凤雏。
舞态出花坞,歌声上云衢,赠之天马锦,堪赋水犀梳。
(张太守云)好好,谢了相公者。
(旦拜科,云)多谢厚赐。
(正末云)多有打搅,小生不敢久留,就此告辞长行去也。
(唱)【仙吕】【赏花时】唱一曲金缕悠扬云谩行,舞一回彩袖轻盈花弄影,今日个饯送在短长亭。
对着这江山胜景,慵斟酒,诉离情。
【幺篇】怕听阳关第四声,回首家山千万程,博着个甚功名,教俺做浮萍浪梗?因此上意懒出豫章城。
(同一下)第一折(外扮牛僧孺引左右亲随上,诗云)闲中清雅理丝桐,乐在琴书可用功。
无事休衙消永昼,居然坐啸古人风。
老夫姓牛,名僧孺,字思黯,官拜扬州太守。
昔与张尚之、杜牧之为忘年友。
牧之官拜翰林侍读,因公差至此,老夫特设一席,令人请去了。
左右,若杜牧之来时,报我知道。
(正末引家童上,云)小官杜牧之是也。
前年公差至豫章,今又公差至扬州。
有大守牛僧孺,原是父辈,今日设席相请,须索走一遭去。
(家童云)相公,这扬州是好景致也。
(正末云)家童,你那里知道,想当初隋炀帝聿广陵看琼花,一时繁华,天下无比。
你听我说。
(唱)【仙吕】【点绛唇】锦缆龙舟,可怜空有隋堤柳,千古闲愁,我则怕春光老,琼花瘦。
(家童云)相公,行了这一路州县,觉都不如这里人烟热闹哩。
(正末唱)【混江龙】江山如旧,竹西歌吹古扬州,三分明月,十里红楼。
绿水芳塘浮玉榜,珠帘绣幕上金钩。
(家童云)相公,看了此处景致,端的是繁华胜地也。
(正末唱)列一百二十行经商财货,润八万四千户人物风流。
平山堂,观音阁,闲花野草;九曲池,小金山,浴鹭眠鸥;马市街,米市街,如龙马聚;天宁寺,咸宁寺,似蚁人稠。
茶房内,泛松风,香酥凤髓;酒楼上,歌桂月,檀板莺喉;接前厅,通后阁,马蹄阶砌;近雕阑,穿玉户,龟背球楼。
金盘露,琼花露,酿成佳酝;大官羊,柳蒸羊,馔列珍馐。
看官场,惯軃袖,垂肩蹴踘;喜教坊,善清歌,妙舞俳优。
大都来一个个着轻纱,笼异锦,齐臻臻的按春秋;理繁弦,吹急管,闹吵吵的无昏昼。
弃万两赤资资黄金买笑,拚百段大设设红锦缠头。
(云)左右,报复去,道杜牧之来了也。
(左右做报,见科)(牛僧孺云)老夫无甚管待,左右,将酒来,学士满饮一杯。
(正末唱)【油葫芦】月底笼灯花下游,闲将佳兴酬,绮罗丛封我做醉乡侯,酌几杯锦橙浆说净谈天口,折一枝碧桃春占定拿云手。
(牛僧孺云)却不道文苑中古忄敞秀才家,多好此狂饮也。
(正末唱)打迭起翰林中猛性子挺,拽扎起太学内体样儿亻刍。
趁着这锦封未剖香先透,渴时节吸尽洞庭秋。
(牛僧孺云)可不道既有知契友,又有可意人,是好宴乐也。
(正末唱)【天下乐】端的是一醉能消万古愁,醒来时三杯,扶起头,我向那红裙队里夺下一筹。
看花呵,致成症候,饮酒呵,灌的醉休,我则待胜簪花常带酒。
(牛僧孺云)牧之在京师,日日有花酒之乐。
老夫有一家乐女子,颇善歌舞,唤他出来伏事学士咱。
好好那里?(旦上,云)妾身张好好是也,原是张尚之家女童。
牛太守大人与张尚之为旧友,遂将妾身过房与牛太守为义女,经今三年矣。
今日前厅上宴客,太守大人呼唤,须索见去。
(见科)(正末云)此女是谁?(牛僧孺云)是老夫义女,小字好好,唤来歌舞一回,与学士奉一杯酒。
(家童云)相公,好个标致的小姐!我那里曾见来。
(正末唱)【那吒令】倒金瓶凤头,捧琼浆玉瓯。
蹴金莲凤头,并凌波玉钩。
蔡金钗风头,露春纤五手。
天有情天亦老,春有意春须瘦,云无心云也生愁。
(牛僧孺云)小家之女,有甚十分颜色?(正末唱)【鹊踏枝】花比他不风流,玉比他不温柔,端的是莺也消魂,燕也含羞。
蜂与蝶花间四友,呆打颏都歇在豆蔻梢头。
(牛僧孺云)牧之,饮个双杯。
(正末云)我与大姐穿换一杯。
大姐,换了这一杯酒饮过者。
(唱)【寄生草】我央了十个千岁,他刚咽下三个半口,险婉了内家妆束红鸳袖,越显的宫腰袅娜纤杨柳。
添上些芙蓉颜色娇皮肉;白处似梨花擎露粉酥凝,红处似海棠过雨胭脂透。
(牛僧孺云)牧之,请饮酒。
(正末云)且住,将文房四宝来,作诗一首相赠。
(家童云)笔砚在此。
(正末唱)【幺篇】磨铁角乌犀冷,点霜毫玉兔秋。
对明窗沧海龙蛇走,蘸金星端砚云烟透。
拂银笺湘水玻璃皱。
(牛僧孺云)何劳学士这等费心。
(正末唱)比及赏吴宫花草二十年,先索费翰林风月三千首。
(云)你看这女子。
(诗云)端的是仙人飞下紫云车,月阙才离蟾影孤。
却向尊前擎玉盏,风流美貌世间无。
(唱)【后庭花】他那里应答的语话投,我这里笑谈的局面熟。
准备着夜月携红袖,不觉的春风倒玉瓯。
(旦云)我再斟的满者,与相公饮咱。
(正末唱)怎生下我咽喉,劳你个田文生受?忘昂昂包古今赡宇宙,气腾腾吐虹霓贯斗牛;袖飘飘拂红云登凤楼,兴悠悠驾苍龙遍九州;娇滴滴赏琼花双玉头,风飕飕游广寒八月秋;乐陶陶倩春风散客愁,湿浸浸锦橙浆润紫裘;急煎煎想书娘不自由,虚飘飘恨彩云容易收,香馥馥斟一杯花露酒。
(旦云)此一杯酒擎着不饮,是无妾之情也。
(正末唱)【青歌儿】休央及偷香、偷香韩寿,怕惊回两行、两行红袖。
感谢多情贤太守,我是个放浪江海儒流,傲慢宰相王侯。
既然宾主相酬,闲叙笔砚交游。
对酒绸缪,交错觥筹,银甲轻搊,金缕低讴。
则为它倚着云兜,我控着骅骝,又不是司马江州,商妇兰舟,烟水悠悠,枫叶飕飕。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
(牛僧孺云)学士,再饮一杯咱。
(正末云)酒勾了也。
(背云),这女子恰似在何处曾会见他来?(牛僧孺云)既然学士饮不的酒,那女子回去罢。
(旦下)(正末唱)【赚煞尾】比及客散锦堂中,准备人约黄昏后。
他不比寻常间墙花路柳。
这公事怎肯甘心便索休,强风情酒病花愁。
(牛僧孺云)无甚管待,承学士屈高就下也。
(正末唱)这的是钓诗钩。
我醉则醉常在心头,扫愁帚争如奉箕帚。
(牛僧孺云)牧之,一番相见一番老也。
(正末唱)遮莫你鬓角边霜华渐稠,衫袖上酒痕依旧,我正是风流到老也风流。
(下)(牛僧孺云)老夫念故人情分,安排酒肴,请杜牧之,不想他酒病诗魔,依然如旧。
我着家乐奉酒,他说那里曾见这女子来,是输不的他那一双眼。
这风子在豫章时,张尚之家曾见来,又早三年光景,长的比那时不同了。
可知他看在眼里,则是到不的他手。
张千,等他再来时,你说太守不在家,则着他去兀那翠云楼上闲坐一会,坐的没意思,他则索回去也。
(下)第二折(张千上,云)小人是太守府内亲随。
奉老爹钧语,着我打扫的这翠云楼,恐怕杜学士到来游玩,就在此管待他。
(正末引家童上楼科,云)昨日大守开宴出红妆,细看此女颜色,娇艳动人,甚有顾恋之意。
小官一时疏狂,被叔父识破,念先人之面,未曾加责。
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
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唱)【正宫】【端正好】衫袖湿酒痕香,帽檐侧花枝重,似这等宾共主和气春风,一杯未尽笙歌送,就花前唤醒游仙梦。
(家童云)相公昨日中酒,今日起迟,你看那楼上,却又早安排的果桌杯盘停当也。
(正末唱)【滚绣球】日高也花影重,风香时酒力涌,顺毛儿扑撤上翠鸾丹风,恣情的受用足玉暖香融。
这酒更压着玻璃钟琥珀酿,这楼正值着黄鹤仙白兔翁,这酒更胜似酿葡萄紫驼银瓮,这楼快活杀傲人间湖海元龙;这酒却便似泻金茎中天露擎仙掌,这楼恰便似香翠盘内霓裳到月宫,高卷起彩绣帘栊。
(正末语张千云)我昨日中酒,且歇息一会,等太守来时,报我知道。
(张千云)理会的。
(正末同家童俱睡科)(旦同四旦上,云)妾身张好好,大守大人使俺来这翠云楼上,伏事杜翰林,他怎生却睡着了?我唤他一声。
杜老爹,杜老爹,妾身来了也。
(正末起云)太守大人,可曾来么?(旦云)太守公事忙,且不得来,一径着妾等来,伏事相公。
(正末云)伏事甚么,咱两个且共席坐者。
兀那四位小娘子,会舞唱么?(四旦云)颇会些。
(正末云)既然会舞唱,大家欢乐饮三杯。
(旦云)昨日席间怠慢,相公勿罪也。
(正末唱)【倘秀才】想当日宴私宅翰林应奉,倒做了使官府文章钜公,昨日今朝事不同。
暖溶溶脂粉队,香馥馥绮罗丛,端的是红遮翠拥。
(云)小娘子是张好好,这四位小娘子是何人?(旦云)这四个是玉梅、翠竹、夭桃、媚柳,一同歌唱,与相公送酒咱。
(正末唱)【滚绣球】尊中酒不空,筵前曲未终,你教他系垂杨五骢低鞋,准备着倩人,扶两袖春风。
我这害酒的渴肚囊,看花的馋眼孔,结上的欢喜缘可着他厮重,我伴着些玉婵娟相守相从,也不索闲游柳陌寻歌妓。
笑指前村问牧童,宜吃的月转梧桐。
(旦云)相公,你在席间坐者,只怕太守到来,妾身且回去咱。
(旦同四旦下)(正末做醒科,云)好是奇怪也。
恰才那个女子,陪侍我饮酒,怎生不见了?(家童做醒科,云)不觉的盹睡着了。
(正末云)你见那女子来么?(家童云)相公,你敢昏撒了?几曾见什么女子来?(正末唱)【醉太平】又不是痴呆懵懂,不辨个南北西东,恰才个彩云飞下广寒宫。
醉蟠桃会中,一壁厢花间四友争陪奉,胜似那蓬莱八洞相随从,只落的华胥一枕梦初浓,都是这风流醉翁。
(家童云)适才刚打了一个吨,又早晚了也。
(正末唱)【脱布衫】不觉的困腾腾醉眼朦胧,空对着明晃晃烛影摇红,这其间在何处残月晓风,知他是宿谁家枕鸳衾凤。
【小梁州】这些时陡恁春寒绣被空,冷清清褥隐芙蓉。
我则道阳台云雨去无踪,今夜个乘欢宠,山也有相逢。
【幺篇】怎承望晓来误入桃源洞,又则怕公孙弘打凤牢龙。
手竹亡掐着疼,脚面上踏着痛,那里也情深意重,犹恐是梦魂中。
(家童云)相公,则是想着那个人儿,便有梦。
我也不想甚么,那里得梦来?(正末唱)【一煞】则愿的行云不返三山洞,好梦休惊五夜钟。
我这里绣被香寒,五楼人去,锦树花飞,金谷阅空。
飞腾了彩风,解放了红绒,摔碎下雕笼,若不是天公作用,险些儿风月两无功。
(家童云)咱家回去罢,休信睡里梦里的事。
(正末唱)【煞尾】从今后风云气概都做下阳台梦,花月恩情犹高似太华峰。
风送纱窗月影通,篆袅金炉香雾潆。
银烛高烧锦帐融,罗帕重沾粉汗溶。
高插鸾钗云髻耸,巧画蛾眉翠黛浓。
柳坞花溪锦绣丛,烟户云窗闺阁中。
可体样春衫亲手儿缝。
有滋味珍馐拣口儿供。
再不趁蝶使蜂媒厮断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厮搬弄。
但能勾鱼水相逢,琴瑟和同,(家童云)相公,咱回去来。
(正末唱)早跳出这柳债花钱面糊桶。
(同下)第三折(外扮白文礼引杂当上,诗云)一溪流水泛轻舟,柳岸游人饮巨瓯。
自在扬州花锦地,风光满眼度春秋。
小生姓白名谦,字文礼,扬州人也,颇有几贯赀财,人口顺以员外呼之。
今有杜翰林以公差至此,明日回程,小生备下蔬酌,与他送饯。
令人请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
(正末引家童上,云)小官自牛太守请我饮宴之间,有一女子,歌舞清妙,再去访谒数次,不放参见,只着在翠云楼上赏玩,归来甚是无聊。
今欲回程,有白员外相请,须索走一遭去。
我想梦中所见那女子,端的是世间少有也呵。
(唱)【南吕】【一枝花】温柔玉有香,旖旎春无价。
多情杨柳叶,解浯海棠花。
压尽越女吴娃,从头髻至鞋袜,觅包弹无半掐,更那堪百事聪明,模样儿十分喜恰。
【梁州第七】知音吕借意儿嘲风咏月,有体段当场儿搊竹分茶,情着疼热相牵挂。
性格稳重,礼数撑达,衣裳济楚,本事熟滑。
遏行云板撒红牙,泛宫商曲和琵琶。
受用些成顿段暮雨朝云,拜辞下有拘束玉堂金马,快活杀无程期秋月春花。
风流,俊雅,倾城。
绝代人皆讶。
知进退,识高下。
贤慧心肠不狡猾,是一个少欠他欢喜冤家。
【隔尾】锦机织就传情帕,翠沼裁成并蒂花。
何日青弯得同跨?锦衾绣榻,弓鞋罗袜,玉软香温受用煞。
(云)早采到也。
左右,报复去,道杜牧之来了也。
(杂当报科,云)杜相公来了也。
(白文礼云)道有请。
(正末做见科,云)小官有何德能,敢劳员外置酒张筵,何以克当!(白文礼云)蔬食薄味,敢屈相公降临,实小生之幸也。
(正末云)敢问员外,昨太守开筵相招,席间出一红妆,善能歌舞,未知谁氏之女?(白文礼云)相公不问,小生亦不敢说。
此女原是个中之人,先与豫章太守张尚之为侍儿,后来牛太守往豫章经过,取讨为义女,善能吹弹歌舞,此女就是张好好。
(正末云)我道那里曾见来。
不瞒员外说,小官三年前在豫章,张尚之与小官送行,令一女童奉酒,年十三岁,善能歌舞,名曰好好,小官与他瑞文锦一段,乌犀梳一副。
经今三年光景,他长成了,十分大有颜色,委实的令人动情也。
(白文礼云)既然如此,相公那时就问张太守取讨此女以为婢妾,岂不美哉!(正末唱)【骂玉郎】这一双郎才女貌天生下,笋条儿游冶子,花朵儿俊娇娃,堪写入风流仕女丹青画。
行一步百样娇,笑一声万种妖,歌一曲千金价。
(白文礼云)小生也曾见来,果然生的风流,长的可喜。
(正末唱)【感皇恩】浓妆呵娇滴滴擎露山茶,淡妆呵颤巍巍带雨梨花。
齐臻臻齿排犀,曲湾湾眉扫黛,高耸耸髻堆鸦。
香馥馥冰肌胜雪,喜孜孜醉脸烘霞。
端详着庞儿俊,思量着口儿甜,怎肯教意儿差。
(白文礼云)相公与此女有缘有分,所以如此留情也。
(正末唱)【采茶歌】非是我自矜夸,则为咱两情嘉,准备着天长地久享荣华。
(白文礼云)相公放心,小生务要与相公成就了这桩事。
(正末唱)既然你旨把赤绳来系足,久以后何须流水泛桃花。
(云)员外在太守前,加一美言,与小官成此一件事,员外之奋发,不敢忘也。
(白文礼云)相公放心,小生自有主意,务要完成了此事。
(正末唱)【牧羊关】则今日一言定,便休作两事家。
将你个撮合山慢慢酬答。
成就了燕约莺期,收拾了心猿意马。
合欢带同心结,连理树共根芽,知音吕琴中曲,好姻缘锦上花。
(白文礼云)相公再住几日,小生和太守说知,试看如何,(正末云)小官公事忙,后会有期也(唱)【一煞】且陪伴西风摇落胭脂蜡,权宁耐夜月寒穿翡翠纱,闲愁不索拨琵琶。
(白文礼云)相公则为这小娘子留心那!(正末唱)我怎肯浪酒闲茶,再留意裙钗下。
暂相别受些潇洒,隔云山天一涯,两地嗟呀。
(白文礼云)相公再饮一杯。
(正末云)酒勾了。
小官就此告回。
(白文礼云)相公慢慢而行,小生说成了,便有书呈奉,望赐回音咱。
(正末唱)【黄钟尾】你题情休写香罗帕,我寄恨须传鼓子花。
且宁心,度岁华,恐年过生计乏。
(白文礼云)相公休别寻配偶,小生务要完成此事。
(正末唱)纵有奢华豪富家,倒赔装奁许招嫁,休想我背却初盟去就他,把美满恩情却丢下,我直着诸人称扬众口夸,红粉佳人配与咱,玉肩相挨手相把,受用全别快活杀。
做一对好夫妻出入京华,不强似门外绿杨闲系马。
(下)(白文礼云)杜翰林去了也。
风魔了这汉子,若不成就此事,枉送了他性命也。
(诗云)俊雅长安美少年,风流一对好姻缘。
还须月老牵红线,才得鸾胶续断弦。
(下)第四折(牛太守上,诗云)为政维扬不足称,刚余操守若冰清。
一生不得逢迎力,却被心知也见憎。
老夫牛孺孺是也。
叨守扬州,三年任满,赴京考绩。
老夫探望杜翰林数次,不肯放参。
我想来,在扬州之时,请他饮酒,出家乐歌唱,曾着他来,与张好好四目相视,不得说话,他心怀此恨,所以嗔怪。
扬州有一个白文礼,是老夫的治民,其家巨富,屡次对老夫诉说此事,要将好好配与杜牧之为夫人,成就此一桩美事。
他如今也随老夫来到京师,今日在金字馆中,安排宴会,若杜牧之来时。
老夫自有主意。
(下)(白文礼引随从上,云)小生白文礼,昔在扬州与杜牧之送行,他只想牛太守家那女子,央小生说合,成此亲事。
如今牛太守任满回京,小生特随他来,已将前事达知太守。
今日在金宇馆中,安排筵席,请杜翰林、牛太守,务要完成了这门亲事。
小的每,门首看者,杜翰林来时,报复我知道。
(正末上,云)小官杜牧之。
自离扬州,经今三载,牛太守望我数次,不曾放参,今日白员外请赴宴,须索走一遭去。
想昨宵沉醉,今日又索扶头也。
(唱)【双调】【新水令】我向这酒葫芦着淹不曾醒,但说着花胡同我可早愿随鞭镫。
今日个酒香金字馆,花重锦官城,不恋富贵峥嵘,则待谈笑平生。
不望白马红缨,伴着象板银筝,似这淮南郡山水有名姓。
(云)左右报复去,道杜牧之到了也。
(随从报科,云)杜翰林来了也。
(白文礼云)道有请。
(正末做见科,云)量小官有何德能,着员外置酒张筵,何以克当!(白文礼云)蔬食薄味,不成管待,请相公欢饮几杯。
(正末唱)【沉醉东风】休想道惟吾独醒屈平,则待学众人皆醉刘伶。
浇消了湖海愁,洗涤下风云兴,怕孤负月朗风清,因此上落魄江湖载酒行,糊涂了黄粱梦境。
(云)员外,今日席上,再有何人?(白文礼云)请牛太守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
(牛太守上,云)老夫牛僧孺,今日白文礼在金字馆设席相请,左右报复去,道牛大守来了也。
(随从报科,云)太守老爹来了也。
(白文礼云)道有请。
(牛太守做见科,与正末云)老夫相访数次,不蒙放参,只是某缘分浅薄也。
(正末云)小官连日事冗,有失迎接,叔父勿罪。
来日小官设席请罪,就屈员外同席,未知允否?(白文礼云)今日且饮过小生这一席,来日同赴盛宴,务要吹弹歌舞,开怀畅饮也。
(正末唱)【水仙子】喜的是楚腰纤细掌中擎,爱的是一派笙歌醉后听。
哎,你个孟尝君妒色独强性,靠损了春风软玉屏,戏金钗早吓掉了冠缨。
杜牧之难折证,牛僧孺不志诚,都一般行浊言清。
(牛太守云)休题旧话了,今日员外设席,则请饮酒。
(正末云)酒虽要饮,事也要知。
小官三年前曾央白员外诉说一事,未知叔父允否?(白文礼云)太守大人,小生曾言将好好小姐配与杜翰林,尊意如何?(牛太守云)既然牧之心顺,着好好过来相见,就与牧之为夫人。
好好那里?(旦上,云)妾身张好好。
老爹呼唤,我自过去。
(见科,云)老爹唤你孩儿,有何分付?(牛太守云)有杜牧之要娶你做夫人,则今日正是好日辰,等酒筵散后,就过门成亲,了此宿缘也。
(正末云)多谢叔父。
(张府尹上,云)小官张尚之,先任豫章太守,今升为京兆府尹。
因张好好与了牛太守为义女,长大成人,今聘与杜牧之为夫人。
某奉圣人的命,因牧之贪花恋酒,本当谪罚,姑念他才识过人,不拘细行,赦其罪责。
如今小宫亲来传示与他,早来到了。
左右,报复去,道有京兆府尹下马也。
(随从报科,云)有新任府尹老爷下马也。
(正末云)道有请。
(张府尹见科)(正末云)呀,张相公来了。
(牛太守云)京兆相公,别来无恙?(张府尹云)牛相公乃是父执,何故同众位在此?(牛太守云)因白员外相招在此。
(张府尹云)小官因牧之放情花酒,奉朝命本当谪罚,小官保奏,赦其无罪。
(正末云)多谢大人!(唱)【雁儿落】我则道玉阶前花弄影,原来是金殴上传宣令。
本为个牛僧孺门-下人,倒做了杜牧之心头病。
(张府尹见旦科,云)这不是我张好好么?因何在此?(正末唱)【得胜令】则疑是天上许飞琼,原来是足下女娉婷。
你栽下竹引丹山凤,笼着花藏金谷莺,都诉出实情。
(白文礼云)学士,你不拜丈人,还等甚么?(正末唱)我做下强项令肩膀硬,今日个完成,将这个俊娇娥手内擎。
(张府尹云)嗨,牧之,因你贪恋花酒,所以朝廷要见你之罪哩。
(正末唱)【甜水令】我不合带酒簪花,沾红惹绿,疏狂情性,这几件罪我招承。
你不合打风牢龙,翻云覆雨,陷入坑阱,咱两个口说无凭。
(张府尹云)早是小官与学士同窗共业,先奏过赦罪,不然,御史台岂肯饶人?(正末唱)【折桂令】见放着御史台不顺人情,谁着你调罨子画阁兰堂,搠包儿锦阵花营。
既然是太守相容,俺朋友间有甚差争?摆着一对种花手似河阳县令,裹着一顶漉酒巾学五柳先生。
既能勾鸾风和鸣,桃李春荣,赢得青楼薄幸之名。
(张府尹云)牧之,你听我说。
(词云)太守家张好好丰姿秀整,引惹得杜牧之心悬意耿。
若不是白员外千里通诚,焉能勾结良缘夫为纲领?从今日早罢了酒病诗魔,把一觉十年间扬州梦醒,才显得翰林院台阁文章,终不负麒麟上书名画影。
(正末唱)【鸳鸯煞】从今后立功名写入麒麟影,结牡萝配-亡菱花镜。
准备着载月兰舟,煦夜花灯。
畅道朋友同行,尚则怕衣衫不整。
毕罢了雪月风花,医可了游荡疏扛病。
今小个两眼惺惺,唤的个一枕南柯梦初醒。
题目张好好花月洞房春正名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拼音解读
xiē ( ( chōng bàn zhāng tài shǒu yǐn jìng zhāng qiān shàng
shī yún ) ) nián bái hán
jīn huáng táng chē
guì cóng qín
nán ér chē shū
xiǎo guān xìng zhāng
míng fǎng
shàng zhī
zhōng jiǎ lái
lèi méng shèng ēn
chú shòu zhāng tài shǒu
yòu zhī wéi bài jiāo
jīn zhī guān wéi hàn lín shì
yǒu gōng gàn zhì zhāng
jiāng chéng huí jīng
miǎn ān pái guǒ zhuō
jiàn háng
xiǎo guān jìn yuán zhōng tǎo
nián fāng shí sān suì
shàn néng chuī dàn
míng yuē hǎo hǎo
shù suàn mìng
dào yǒu rén zhī fèn
shěn yīn yuán zài chù
jīn jiàn bié zhī
jiù jiào hǎo hǎo chū lái quàn jiǔ zhě
hǎo hǎo zài
( ( dàn bàn zhāng hǎo hǎo shàng
yún ) ) xiàng gōng jiào
zhī yòu qǐng shèn me
dào qián tīng jiàn lái
( ( jiàn
yún ) ) xiàng gōng huàn
yǒu shǐ 使 yòng
( ( zhāng tài shǒu yún ) ) jīn zhī jiàn háng
jiù jiān huí
quàn jiǔ
( ( dàn yún ) ) jǐn lǐng zūn mìng
( ( zhāng tài shǒu yún ) ) zhāng qiān
mén shǒu zhe
hàn lín lái shí
bào zhī dào
( ( zhèng bàn zhī shàng
yún ) ) xiǎo shēng xìng
míng
zhī
jīng zhào rén
tài jiān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lèi guān zhì hàn lín shì zhī zhí
yīn gōng gàn zhì zhāng
chù tài shǒu zhāng shàng zhī
yòu xiǎo shēng jiāo shàn
jīn zài zhái shè jiǔ
xiǎo shēng jiàn sòng
lìng rén lái qǐng
suǒ zǒu zāo
zuǒ yòu
bào
dào mǒu lái le
( ( zhāng qiān zuò bào
jiàn ) ) ( ( zhèng yún ) ) xiǎo shēng báo
gǎn láo tài shǒu zhāng yàn
( ( zhāng tài shǒu yún ) ) shū shí báo wèi
kān xiàn jìng
liáo yǐn jiàn ěr
zuǒ yòu
jiāng jiǔ guò lái
xué shì mǎn yǐn bēi
( ( zhèng yún ) ) shǒu qǐng
( ( zhāng tài shǒu yún ) ) xué shì
dào yàn qián
chéng huān
jīn shě xià yǒu
nián fāng shí sān suì
míng hǎo hǎo
shàn néng
zhe chū lái huí
xué shì sòng jiǔ zán
( ( zhèng yún ) ) shēn méng hòu
gǎn xiè
gǎn xiè
( ( zhāng tài shǒu yún ) ) hǎo hǎo
huí
shì xiàng gōng zán
( ( dàn ) ) ( ( zhèng yún ) ) xiǎo guān shèn
ruì wén jǐn duàn
jiǎo shū
quán biǎo wēi chéng
yǒu shī shǒu
( ( shī yún ) ) wéi zhāng shū
shí sān cái yǒu
jiāo mèi zhè ér
yāo ráo luán fèng chú
tài chū huā
shēng shàng yún
zèng zhī tiān jǐn
kān shuǐ shū
( ( zhāng tài shǒu yún ) ) hǎo hǎo
xiè le xiàng gōng zhě
( ( dàn bài
yún ) ) duō xiè hòu
( ( zhèng yún ) ) duō yǒu jiǎo
xiǎo shēng gǎn jiǔ liú
jiù gào zhǎng háng
( ( chàng ) ) xiān shǎng huā shí chàng jīn yōu yáng yún màn háng
huí cǎi xiù qīng yíng huā nòng yǐng
jīn jiàn sòng zài duǎn zhǎng tíng
duì zhe zhè jiāng shān shèng jǐng
yōng zhēn jiǔ
qíng
yāo piān tīng yáng guān shēng
huí shǒu jiā shān qiān wàn chéng
zhe shèn gōng míng
jiāo ǎn zuò píng làng gěng
yīn shàng lǎn chū zhāng ch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意思是即使折断了战斗时的战戟,也不会忘记前朝的荣光,还是会继续努力奋斗。它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历史的敬仰,也有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注释

【八拜交】之交”。【今日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邹志安《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汉【短长亭】短亭和长亭的并称。宋苏轼《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梦寻西南路,默数短长亭。”清蒋春霖《南乡子》词:“燕麦青青,大河西畔短长亭。”参见“短亭”。【第四声】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去声。如“授”“璐”“宋”“套”等字调为第四声。【点绛唇】絳脣”。1.词调名。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2.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元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董解元《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隋堤柳】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所植的柳树。唐罗隐有《隋堤柳》诗。宋刘弇《清平乐》词:“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漢【混江龙】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淮扬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临清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十里红楼】指富贵人家聚居之所。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儒衣才换青,快着归鞭,早办回程。十里红楼,休重娶娉婷。”【一百二十行】六十行。泛指各种行业。《宣和遗事》前集:“﹝徽宗与高俅等﹞无日不歌欢作乐,遂於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想这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製下的,忒低微也呵!”《水浒传》第三回:“这市井闹热,人烟輳集,车马軿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行货都有。”【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法华经·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説。”宋陆游《醉歌》:“八万四千颠倒想,与君同付醉眠中。”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八万四千傍门尽晓。”清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闲花野草】“闲花野草”。亦作“閒花埜草”。1.非人工栽培的野生的花草。金山主《临江仙》词:“因向山前坟畔过,途荒荆棘仍沟。闲花野草遣人愁。”明于谦《北风吹》诗:“况復阳和景渐宜,閒花野草尚葳蕤。”《歧路灯》第九十回:“满院湿隐隐緑苔遍布,此外更无闲花野草。”2.比喻和男子有不正当关系的妇女;妓女。元柯丹丘《荆钗记·分别》:“春纤,捧觴低劝,好将心事拘拑。到京师,閒花野草,慎勿沾染。”《快心编三集》第六回:“就是自己不来,书信也该带一个来。决然在那里遇了闲花埜草,绊住身心。”汉【琼花露】西湖老人繁胜录》:“酒名:玉楝槌、思春堂、皇都春……琼花露。”宋张榘《飞雪堆满山·次赵西里耑行喜雪韵》词:“儘青油谈笑,琼花露、杯深量宽。”元汤式《新水令·春日闺思》套曲:“琼花露点滴水晶丸,荔枝浆荡漾玻璃罐。”【齐臻臻】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齐臻臻鴈行班排,密匝匝鱼鳞似亚。”《水浒传》第十二回:“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打开看了,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满心欢喜。”【闹吵吵】抄抄”。亦作“闹炒炒”。1.喧哗嘈杂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寧﹞与三四个相知方纔吃得数盃,则听得街上闹炒炒。”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闹炒炒栖鸦噪暮天,悲切切玄猿啸晚风。”《白雪遗音·马头调·逛庙》:“满城的苦瓜,都来把香烧,男女闹吵吵。”2.争吵貌。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须记的您娘亲三年乳抱,怎禁这桑新妇当面闹抄抄。”3.茂盛貌。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闹炒炒嫩緑草聒鸣蛙,轻丝淡黄柳带栖鸦。”【赤资资】貌。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个笑吟吟荣转家门,捧着这赤资资黄金奉母。”【油葫芦】1.亦作“油壶卢”。昆虫名。形状像蟋蟀而较大,黑褐色,有油光,触角长,腹部肥大,有一对尾须,雌虫另有一个赤褐色的产卵管,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昼伏夜出,吃豆类、谷类、瓜类等。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织之别种三,肥大倍焉者,色泽如油,其声呦、呦、呦,曰油葫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蛐蛐儿之类又有油壶卢。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餘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盖其鸣时鏗鏘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閒人之韵事也。”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四:“不知躲在何处的几头油葫芦也来伴奏。”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为北曲散套中常用的正曲之一。【醉乡侯】戏称嗜酒者。宋苏轼《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王十朋集注:“唐人诗:若使刘伶为酒帝,亦须封我醉乡侯。”【花间四友】、燕、蜂、蝶。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端的是鶯也消魂,燕也含羞,蜂与蝶花间四友。呆打頦都歇在荳蔻梢头。”明汤显祖吕硕园《还魂记·冥判》:“那花间四友你差排,叫鶯窥燕猜,倩蜂媒蝶採。”汉【呆打颏】答孩”。亦作“呆打孩”。发呆,发楞。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諕的我呆打頦空张着口,惊急力怕抬头。”明范文若《鸳鸯棒》:“鲁秋胡学卖乖,到其间呆答孩。”清洪昇《长生殿·见月》:“怎似伊情投意解,恰可人怀,思量到此呆打孩。”【后庭花】1.花名。鸡冠花的一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2.花名。雁来红的异名。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九引明朱橚《救荒本草》:“后庭花,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3.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唐为教坊曲名。本名《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制。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容,《后庭花》又添几种。”4.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5.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贯斗牛】斗、牛星宿间。形容光芒强烈或正气浩然。唐陈章《斗牛间有紫气赋》:“贯斗牛於九霄,正当吴分;藏轆轤於午夜,,远在丰城。”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岳武穆﹞题诗青尼市萧寺壁间云:‘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讎。’”清秋瑾《宝剑歌》:“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亦省作“贯斗”。宋秦观《陈令举妙奴诗》:“俊词伟气森开张,玉杓贯斗生怒芒。”清查慎行《寿山田石砚屏歌副相揆公属和》:“想当欲出未出时,其气贯斗如烟虹。”【娇滴滴】娇媚柔嫩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莲步半折小弓弓,鶯囀一声娇滴滴。”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二折:“原来是娇滴滴佳人将竹径穿,把玉露苍苔任踏践。”明陈大声《醉花阴·夏日即景写怀》套曲:“杨柳横塘淡烟琐,娇滴滴芙蕖万朵。”《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个是瘦怯怯的书生,一个是娇滴滴的女子。”朱自清《阿河》:“她昨天回去,原是借子阿桂的衣裳穿了去的,打扮得娇滴滴的。”【乐陶陶】形容很快乐的样子。元费唐臣《贬黄州》第四折:“乐陶陶三杯元亮酒,黑娄娄一枕陈摶困。”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曲:“他恋着篷窗下风致佳,舵楼中景物饶,棹歌声里乐陶陶。”陈毅《过临洮》诗:“煮豆燃萁伤往昔,而今团结乐陶陶。”【湿浸浸】魔合罗》第三折:“我则见湿浸浸血污了旧衣裳,多应是磣可可的身躭着新棒疮。”元汤式《元日朝贺·滚绣球》套曲:“赤羽旗疎剌剌风尚高,丹陛阶湿浸浸雪未消。”明金銮《那吒令·朱企斋园亭赏大红牡丹》套曲:“纔出的洞户,湿浸浸露凉。”【墙花路柳】妓。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於事。”亦作“墙花路草”。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抝,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强风情】谓强作风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强风情措大,晴乾了尤云殢雨心,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王季思注引王伯良(驥德)曰:“强风情,谓强作风情也。”元宋方壶《一枝花·妓女》套曲:“有一等强风情迷魂子弟,初出帐笋嫩勤儿。”【酒病花愁】色而引起的烦愁。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钓诗钩】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宋苏轼《洞庭春色》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也这扫愁帚,钓诗钩。”亦作“钓诗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厥名为‘酒’,其名最多……或以为‘钓诗鉤’,又以为‘扫愁帚’。”典【酒病花愁】色而引起的烦愁。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葡萄紫】灰的颜色。【恰便似】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每见絃管声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明黄祖儒《醉花荫·元夜》套曲:“望千门火树齐,恰便似一天云汉昭回。”【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文章钜公】见“文章巨公”。【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馋眼孔】脑。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我这害酒的渴肚囊,看花的馋眼孔,结下的欢喜缘,可着他廝重。”典【醉太平】名。又名《凌波曲》、《醉思凡》、《四字令》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2.曲牌名。南北曲圴有。《太和正音谱》、《中原音韵》属正宫,《太平乐府》属南吕宫。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亦名《升平乐》,用作过曲。北曲可用作小令,亦可用于套曲内。3.花名。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出青城山中,干不条,高者乃寻丈。花率秋开,四出,与桃花类。然数十跗共为一花,繁密若缀,先后相继而开,九閲月未萎也。蜀人号丰瑞花……浅红者为醉太平。”【广寒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唐鲍溶《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宣和遗事》前集:“若到广寒宫,须有一万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童导入广寒宫,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蟠桃会】蟠桃胜会”。2.旧时正月十六日民间祭祀西王母的节日。各地习俗不同,有的为三月三日。王鲁彦《开门炮》:“十五过了,十六便是蟠桃会。”【一壁厢】一壁”。典【花间四友】、燕、蜂、蝶。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端的是鶯也消魂,燕也含羞,蜂与蝶花间四友。呆打頦都歇在荳蔻梢头。”明汤显祖吕硕园《还魂记·冥判》:“那花间四友你差排,叫鶯窥燕猜,倩蜂媒蝶採。”汉【醉眼朦胧】见“醉眼矇矓”。【明晃晃】亦作“明熀熀”。亦作“明幌幌”。光亮闪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明熀熀火烧此时休。”《西游记》第五十回:“长杆枪迎,明幌幌如龙离黑海。”《儒林外史》第九回:“明晃晃点着两对大高灯。”赵树理《登记》:“艾艾没有醒来,只翻了一个身,有一个明晃晃的小东西从她衣裳口袋里溜出来。”【烛影摇红】灯烛光亮晃动貌。宋王詵《忆故人》词:“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花遮翠拥,香靄飘霞,烛影摇红,月梁云栋上,金钩十二帘櫳。”《宋宫十八朝演义》第十九回:“只遥见烛影摇红,晋王在烛光影里时或离席,像逊让退避的形状。”2.词牌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二》:“王都尉(王詵)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3.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的,用为引子。典【这其间】时候。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这其间可正是我愁时分,则见那巢空翡翠,塚卧麒麟。”明金白屿《王西庄宴集》曲:“这其间游人气侠,主人情切,风景不须赊。”【冷清清】、幽静或凄凉、寂寞。宋蒋捷《梅花引》词:“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元曾瑞《集贤宾·宫词》套曲:“香消烛灭冷清清,唯嫦娥与人无世情。”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眼巴巴望着关山远,冷清清倚定门儿盼。”《红楼梦》第四三回:“焙茗道:‘这是出北门的大道;出去了冷清清,没有什么玩的。’寳玉听説,点头道:‘正要冷清清的地方。’”鲁迅《伪自由书·崇实》:“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桃源洞】。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误入桃源洞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唐韩偓《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桃源洞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桃源洞。”2.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桃源山下,又名秦人洞,白马洞,相传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情深意重】情意深重。《红楼梦》第五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絃者,也必要续絃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阳台梦】1.指男女欢会。五代李存勗《阳台梦》词:“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臺梦。”《水浒传》第六五回:“寃魂不赴阳臺梦,笑煞痴心安道全。”参见“阳臺”。2.词牌名。此调有两体,四十九字者,调见《尊前集》,五代李存勗(唐庄宗)制,因词又有“又入阳台梦”句,遂取以为名;五十七字者,调见《花草粹编》,宋解昉制,两体截然不同。【拣口儿】挑选可口的食物。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可体样春衫亲手儿缝,有滋味珍饈拣口儿供。”【蝶使蜂媒】传递信息者或男女双方情爱的媒介。宋朱淑真《恨春》诗之四:“蝶使蜂媒传客恨,鶯梭柳綫织春愁。”明徐渭《女状元》第五出:“状元险误我你做雌雄配,不笑杀了蝶使蜂媒。”清张潮《<板桥杂记>小引》:“鶯喉燕态,尽属奇观;蝶使蜂媒,都归大雅。”【这早晚】亦作“这蚤晚”。犹言这个时候。常指时间晚。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我已着张林拘那姦夫去了,怎生这蚤晚还不到来?”明王錂《寻亲记·移尸》:“这早晚我也不该在此久站,我是个妇人家,只合闭门在家中坐。”《红楼梦》第四三回:“你往那里去了,这早晚纔来?”【嘲风咏月】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后因以“嘲风咏月”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物而思想内容贫乏的作品。《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檮杌》:“郑奕尝以《文选》教其子,其兄曰:‘何不教他读《孝经》、《论语》,免他学沉谢嘲风咏月,污人行止。’”《类说》卷十九引宋胡讷《见闻录》:“太宗幸翰苑,閲羣书……见江南臣在上而故主居下,谓侍臣曰:‘不能修霸业,但嘲风咏月,今日宜矣。’”2.泛指吟诗作赋。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选甚嘲风咏月,擘阮分茶。”汉【遏行云】见“遏云”。漢【玉堂金马】玉堂殿和金马门的并称。玉堂殿,原为汉未央宫的属殿;金马门,原为汉宫宦者署门。均为学士待诏之所。后亦沿用为翰林院的代称。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信守》词:“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玉堂金马,自有佳处着诗翁。”元萨都剌《将至太平驿即兴》诗:“玉堂金马虽云贵,白酒黄鷄不论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只有一位小姐爱同拱璧,立志要招一位玉堂金马的贵婿。”参见“玉堂”、“金马门”。【秋月春花】秋夜的月,春日的花。比喻良辰美景。元孙周卿《蟾宫曲·题琵琶亭》曲:“今老却朝云暮霞,再休题秋月春花。”【欢喜冤家】怨恨而实相爱的恋人或夫妻。元乔吉《水仙子·赠朱翠英》曲:“五百年欢喜寃家,正好星前月下。”汉【郎才女貌】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明无名氏《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秋芳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郎才女姿”。明张凤翼《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2.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明无名氏《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秋芳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郎才女姿”。明张凤翼《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典【感皇恩】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迭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娇滴滴】娇媚柔嫩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莲步半折小弓弓,鶯囀一声娇滴滴。”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二折:“原来是娇滴滴佳人将竹径穿,把玉露苍苔任踏践。”明陈大声《醉花阴·夏日即景写怀》套曲:“杨柳横塘淡烟琐,娇滴滴芙蕖万朵。”《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个是瘦怯怯的书生,一个是娇滴滴的女子。”朱自清《阿河》:“她昨天回去,原是借子阿桂的衣裳穿了去的,打扮得娇滴滴的。”【颤巍巍】摇晃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舒玉纎纎的春笋,把颤巍巍的花摘。”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红楼梦》第三三回:“一言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説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就乾浄了。’”克非《春潮急》十:“一行说,一行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小的布卷儿,在人们的肃穆的寂静中,双手捧着,颤巍巍地递到文如仁的面前。”典【齐臻臻】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齐臻臻鴈行班排,密匝匝鱼鳞似亚。”《水浒传》第十二回:“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打开看了,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满心欢喜。”【喜孜孜】形容喜悦高兴的样子。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每日价喜孜孜,一双情意两相投,直睡到暖溶溶三竿日影在纱窗上。”明金白屿《混江龙·朱企斋园亭赏大红牡丹》套曲:“喜孜孜轻颭石榴裙,颤巍巍娇闪芙蓉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惲来﹞到了家,见了他老子,便喜孜孜的拿出银纸来。”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萧然没说什么,陈医生却喜孜孜地在打招呼了。”【天长地久】《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原指天地存在的久远。后用以形容时间悠久。汉张衡《思玄赋》:“天长地久嵗不留,俟河之清祗怀忧。”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絶期。”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可怜她们伶仃的母女又不得不天长地久地永远分离。”亦作“天地长久”。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撮合山】指媒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元来那婆子是个撮合山,专靠做媒为生。”元乔吉《扬州梦》第三折:“则今日一言定,便休作两事家,将你个撮合山慢慢酬答。”张寿臣《巧嘴媒婆》:“要不怎么管媒婆儿叫撮合山哪--两个山头儿她都能捏合到一块儿去,搬山倒海的能耐!”【燕约莺期】的男女约会的时日。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等、等、等,则待要喜孜孜赴燕约鶯期。”元乔吉《扬州梦》第三折:“成就了燕约鶯期,收拾了心猿意马,合欢带同心结,连理树共根芽。”明顾大典《青衫记·访兴不遇》:“恨纵横豺虎如麻,把燕约鶯期勾罢。”【心猿意马】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亦指这种流荡散乱难以控制的心神。《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宋道潜《赠贤上人》诗:“心猿意马就覊束,肯逐万境争驰驱。”《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八:“潘汉五和翁静闲两个人,心猿意马地忙得丢三忘四。”参见“心猿”。典【合欢带】男女欢爱的丝带。宋朱熹《拟古》诗之七:“结作同心花,缀在红罗襦。双垂合欢带,丽服眷微躯。”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准备了佳期,合欢带常拴繫。得遂了于飞,同心结莫摘离。”明何景明《捣衣》诗:“愿为合欢带,得傍君衣襟。”清吴伟业《子夜歌》之五:“尚有宛转丝,织成合欢带。”【连理树】两树交合在一起。多比喻恩爱夫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明汤式《一枝花·自省》套曲:“并头莲忙折,连理树勤栽。”明沉鲸《双珠记·夫妻永诀》:“连理树,青青荣,一夜风威凛冽,双枝崩裂成凋零。”【后会有期】谓日后还会有相见之时。《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后会有期,将军保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你只依着我,后会有期。”洪深《赵阎王》第一幕:“咱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老子活着不能见你,做鬼也是后会有期,你记着点儿吧!”【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浪酒闲茶】中的吃喝之事。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酒閒茶,卧柳眠花,半世禁害杀,自矜自夸。”元李元蔚《燕青博鱼》第一折:“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閒茶。”【香罗帕】品做的巾帕。唐杜甫《骢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看时,乃是侍儿来寻香罗帕的。生见其三回五转,意兴已倦,微笑而言:‘小娘子!罗帕已入人手,何处寻觅?’”典【新水令】南北曲都属双调,北曲较常用,一般用作双调套曲的第一曲。【酒葫芦】“酒胡芦”。盛酒的葫芦。金完颜璹《渔父词》之一:“钓得鱼来卧看书,船头稳置酒葫芦。”元徐再思《卖花声》曲:“碧桃红杏桃源路,緑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元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王乡老执定瓦臺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身上总是一边戴着乐器,一边挎着酒葫芦。”汉【花胡同】见“花衚衕”。【今日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邹志安《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汉【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南。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织锦官员之官署,因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唐杜甫《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明陆采《明珠记·会内》:“但愿平安下三蜀,春风依旧锦官城。”张素《拟李义山<井络>》诗:“玉垒山前花黯黯,锦官城外鼓逢逢。”亦省称“锦官”、“锦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道西城,故锦官也。”《初学记》卷二七引晋任豫《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北周庾信《奉和赵五途中五韵》:“锦城遥可望,廻鞍念此时。”唐李白《蜀道难》诗:“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清查昇《陈丈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得明字》:“金谷何如蜀锦城,放翁旧谱閲《天彭》。”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锦城荣乐,且住为佳。”【醉东风】词牌名。即《清平乐》。元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故名。参阅《词谱》五。【醉刘伶】酒器名。唐冯贽《云仙杂记·酒器九品》:“李适之有酒器九品:蓬莱盏、海川螺……醉刘伶。”【黄粱梦】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生自叹穷困,翁探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时主人正蒸黄粱,生梦入枕中,享尽富贵荣华。及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后因以“黄粱梦”喻虚幻的事和不能实现的欲望。宋范成大《邯郸道》诗:“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清褚人穫《坚瓠八集·十空曲》:“华表铭旌断送黄粱梦,君看盖世功名总是空。”《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如同黄粱梦般的一现一闪。”亦作“黄粱一梦”。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吕巖﹞因应举不第,道经邯郸,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黄粱一梦,遂成仙道。”《四游记·东华传道锺离》:“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犹之黄粱一梦耳。”汉【这早晚】亦作“这蚤晚”。犹言这个时候。常指时间晚。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我已着张林拘那姦夫去了,怎生这蚤晚还不到来?”明王錂《寻亲记·移尸》:“这早晚我也不该在此久站,我是个妇人家,只合闭门在家中坐。”《红楼梦》第四三回:“你往那里去了,这早晚纔来?”【开怀畅饮】束地尽情饮酒。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令人安排酒餚,与众大人每翫赏端阳,开怀畅饮。”《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逵不知是计,只顾开怀畅饮,全不记宋江分付的言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他即坐了首席,开怀畅饮,猜拳行令。”【水仙子】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2.南宋时西湖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歌妓舞鬟,严妆自衒,以待招呼者,谓之‘水仙子’。”3.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孟尝君】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汉刘向《说苑·正谏》:“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諫之百通,则不听也。”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士皆称孟尝君能得士。”《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要学那石太尉的奢华,孟尝君的气概。”亦省作“孟尝”。《战国策·秦策四》:“王问左右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汉贾谊《过秦论》:“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晋张华《游侠篇》诗:“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諼。”明李贽《赠两禅客》诗:“孟尝门下客三千,狗盗鸡鸣絶可怜。”【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名。西王母之侍女。《汉武帝内传》:“﹝王母﹞又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许浑﹞赋诗云:‘晓入瑶臺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明叶宪祖《鸾鎞记·入道》:“仙娥貌比许飞琼,嬝娜真堪掌上擎。”漢【强项令】武帝时洛阳令董宣。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匿于主家。后公主出行,用他为骖乘。董宣候之于途,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诉于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即以头击柱,帝令小黄门止之,使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敕强项令出。事见《后汉书·酷吏传》。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光武能申於莽而屈於强项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夫人即偕公子命驾归,矢曰:‘渠即死於是,吾亦不復来矣!’踰年,公卒。此不可谓非今之强项令也。”【今日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邹志安《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汉【御史台】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折桂令】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单用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御史台】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调罨子】指耍手段,玩花样。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见放着御史臺不顺人情,谁着你调罨子画阁兰堂,搠包儿锦阵花营。”【搠包儿】易人之物以骗财。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剪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强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明朱有燉《小桃红》第一折:“常则是搠包儿为帅手,背板凳惯曾经。”【锦阵花营】见“锦营花阵”。【漉酒巾】巾。泛指葛巾。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履,林间漉酒巾。”明宋濂《跋<匡庐社图>》:“其一人冠漉酒巾,被羊裘,杖策徐行。”参见“漉酒”。【五柳先生】晋陶潜的别号。潜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宋杨万里《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诗:“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亦省称“五柳”。宋王安石《五柳》诗:“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清汪懋麟《独酌》诗之三:“吾爱五柳贤,独酌自成癖。”2.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唐雍陶《和孙明府怀旧山》诗:“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为客落人间。”亦省称“五柳”。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不恋那三公华屋,且图个五柳婆娑。”明谢谠《四喜记·椿庭庆寿》:“五柳堂前启寿筵,白头严父散神仙。”汉【扬州梦】唐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杜牧随牛僧孺出镇扬州,尝出入倡楼,后分务洛阳,追思感旧,谓繁华如梦,故云。后用为感怀之典实。明高启《和逊庵效香奁体》:“扬州梦断十三年,底事犹存未了缘。”清曹寅《春日感怀》诗之二:“伤心人醒扬州梦,前日风吹易水城。”【翰林院】名。唐初置,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宋代犹以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以至御厨茶酒亦有翰林之称。至于翰林学士供职之所,在唐为学士院,至宋始称翰林学士院。元代称翰林兼国史院。明将著作、修史、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汉【菱花镜】镜多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名菱花镜。《赵飞燕外传》:“飞燕始加大号婕妤,奏上三十六物以贺,有七尺菱花镜一奩。”唐杨凌《明妃怨》诗:“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緱山无梦碧瑶笙,玉臺有主菱花镜。”【雪月风花】代指四时景色。元贯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来题咏多,雪月风花事事可。”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止不过枯木竹石,山水翎毛,雪月风花。”2.喻男女情事。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毕罢了雪月风花,医可了游荡疎狂病。”明李日华《南西厢记·对谑琴红》:“雪月风花寻笑耍,两家休作是非堆。”典【一枕南柯】《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蜗牛角上争人我,梦魂中一枕南柯。”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一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明无名氏《飞丸记·怜儒脱难》:“他黑甜一枕南柯,门密扣,口轻哦。”亦作“一枕槐安”。元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展开
【八拜交】之交”。【今日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邹志安《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汉【短长亭】短亭和长亭的并称。宋苏轼《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梦寻西南路,默数短长亭。”清蒋春霖《南乡子》词:“燕麦青青,大河西畔短长亭。”参见“短亭”。【第四声】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去声。如“授”“璐”“宋”“套”等字调为第四声。【点绛唇】絳脣”。1.词调名。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2.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元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董解元《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隋堤柳】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所植的柳树。唐罗隐有《隋堤柳》诗。宋刘弇《清平乐》词:“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漢【混江龙】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淮扬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临清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十里红楼】指富贵人家聚居之所。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儒衣才换青,快着归鞭,早办回程。十里红楼,休重娶娉婷。”【一百二十行】六十行。泛指各种行业。《宣和遗事》前集:“﹝徽宗与高俅等﹞无日不歌欢作乐,遂於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想这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製下的,忒低微也呵!”《水浒传》第三回:“这市井闹热,人烟輳集,车马軿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行货都有。”【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法华经·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説。”宋陆游《醉歌》:“八万四千颠倒想,与君同付醉眠中。”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须要九流三教皆通,八万四千傍门尽晓。”清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闲花野草】“闲花野草”。亦作“閒花埜草”。1.非人工栽培的野生的花草。金山主《临江仙》词:“因向山前坟畔过,途荒荆棘仍沟。闲花野草遣人愁。”明于谦《北风吹》诗:“况復阳和景渐宜,閒花野草尚葳蕤。”《歧路灯》第九十回:“满院湿隐隐緑苔遍布,此外更无闲花野草。”2.比喻和男子有不正当关系的妇女;妓女。元柯丹丘《荆钗记·分别》:“春纤,捧觴低劝,好将心事拘拑。到京师,閒花野草,慎勿沾染。”《快心编三集》第六回:“就是自己不来,书信也该带一个来。决然在那里遇了闲花埜草,绊住身心。”汉【琼花露】西湖老人繁胜录》:“酒名:玉楝槌、思春堂、皇都春……琼花露。”宋张榘《飞雪堆满山·次赵西里耑行喜雪韵》词:“儘青油谈笑,琼花露、杯深量宽。”元汤式《新水令·春日闺思》套曲:“琼花露点滴水晶丸,荔枝浆荡漾玻璃罐。”【齐臻臻】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齐臻臻鴈行班排,密匝匝鱼鳞似亚。”《水浒传》第十二回:“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打开看了,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满心欢喜。”【闹吵吵】抄抄”。亦作“闹炒炒”。1.喧哗嘈杂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寧﹞与三四个相知方纔吃得数盃,则听得街上闹炒炒。”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闹炒炒栖鸦噪暮天,悲切切玄猿啸晚风。”《白雪遗音·马头调·逛庙》:“满城的苦瓜,都来把香烧,男女闹吵吵。”2.争吵貌。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须记的您娘亲三年乳抱,怎禁这桑新妇当面闹抄抄。”3.茂盛貌。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闹炒炒嫩緑草聒鸣蛙,轻丝淡黄柳带栖鸦。”【赤资资】貌。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个笑吟吟荣转家门,捧着这赤资资黄金奉母。”【油葫芦】1.亦作“油壶卢”。昆虫名。形状像蟋蟀而较大,黑褐色,有油光,触角长,腹部肥大,有一对尾须,雌虫另有一个赤褐色的产卵管,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昼伏夜出,吃豆类、谷类、瓜类等。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织之别种三,肥大倍焉者,色泽如油,其声呦、呦、呦,曰油葫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蛐蛐儿之类又有油壶卢。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餘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盖其鸣时鏗鏘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閒人之韵事也。”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四:“不知躲在何处的几头油葫芦也来伴奏。”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为北曲散套中常用的正曲之一。【醉乡侯】戏称嗜酒者。宋苏轼《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王十朋集注:“唐人诗:若使刘伶为酒帝,亦须封我醉乡侯。”【花间四友】、燕、蜂、蝶。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端的是鶯也消魂,燕也含羞,蜂与蝶花间四友。呆打頦都歇在荳蔻梢头。”明汤显祖吕硕园《还魂记·冥判》:“那花间四友你差排,叫鶯窥燕猜,倩蜂媒蝶採。”汉【呆打颏】答孩”。亦作“呆打孩”。发呆,发楞。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諕的我呆打頦空张着口,惊急力怕抬头。”明范文若《鸳鸯棒》:“鲁秋胡学卖乖,到其间呆答孩。”清洪昇《长生殿·见月》:“怎似伊情投意解,恰可人怀,思量到此呆打孩。”【后庭花】1.花名。鸡冠花的一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2.花名。雁来红的异名。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九引明朱橚《救荒本草》:“后庭花,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3.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唐为教坊曲名。本名《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制。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容,《后庭花》又添几种。”4.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5.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贯斗牛】斗、牛星宿间。形容光芒强烈或正气浩然。唐陈章《斗牛间有紫气赋》:“贯斗牛於九霄,正当吴分;藏轆轤於午夜,,远在丰城。”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岳武穆﹞题诗青尼市萧寺壁间云:‘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讎。’”清秋瑾《宝剑歌》:“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亦省作“贯斗”。宋秦观《陈令举妙奴诗》:“俊词伟气森开张,玉杓贯斗生怒芒。”清查慎行《寿山田石砚屏歌副相揆公属和》:“想当欲出未出时,其气贯斗如烟虹。”【娇滴滴】娇媚柔嫩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莲步半折小弓弓,鶯囀一声娇滴滴。”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二折:“原来是娇滴滴佳人将竹径穿,把玉露苍苔任踏践。”明陈大声《醉花阴·夏日即景写怀》套曲:“杨柳横塘淡烟琐,娇滴滴芙蕖万朵。”《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个是瘦怯怯的书生,一个是娇滴滴的女子。”朱自清《阿河》:“她昨天回去,原是借子阿桂的衣裳穿了去的,打扮得娇滴滴的。”【乐陶陶】形容很快乐的样子。元费唐臣《贬黄州》第四折:“乐陶陶三杯元亮酒,黑娄娄一枕陈摶困。”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曲:“他恋着篷窗下风致佳,舵楼中景物饶,棹歌声里乐陶陶。”陈毅《过临洮》诗:“煮豆燃萁伤往昔,而今团结乐陶陶。”【湿浸浸】魔合罗》第三折:“我则见湿浸浸血污了旧衣裳,多应是磣可可的身躭着新棒疮。”元汤式《元日朝贺·滚绣球》套曲:“赤羽旗疎剌剌风尚高,丹陛阶湿浸浸雪未消。”明金銮《那吒令·朱企斋园亭赏大红牡丹》套曲:“纔出的洞户,湿浸浸露凉。”【墙花路柳】妓。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於事。”亦作“墙花路草”。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抝,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强风情】谓强作风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强风情措大,晴乾了尤云殢雨心,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王季思注引王伯良(驥德)曰:“强风情,谓强作风情也。”元宋方壶《一枝花·妓女》套曲:“有一等强风情迷魂子弟,初出帐笋嫩勤儿。”【酒病花愁】色而引起的烦愁。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钓诗钩】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宋苏轼《洞庭春色》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也这扫愁帚,钓诗钩。”亦作“钓诗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厥名为‘酒’,其名最多……或以为‘钓诗鉤’,又以为‘扫愁帚’。”典【酒病花愁】色而引起的烦愁。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葡萄紫】灰的颜色。【恰便似】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每见絃管声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明黄祖儒《醉花荫·元夜》套曲:“望千门火树齐,恰便似一天云汉昭回。”【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文章钜公】见“文章巨公”。【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馋眼孔】脑。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我这害酒的渴肚囊,看花的馋眼孔,结下的欢喜缘,可着他廝重。”典【醉太平】名。又名《凌波曲》、《醉思凡》、《四字令》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2.曲牌名。南北曲圴有。《太和正音谱》、《中原音韵》属正宫,《太平乐府》属南吕宫。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亦名《升平乐》,用作过曲。北曲可用作小令,亦可用于套曲内。3.花名。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出青城山中,干不条,高者乃寻丈。花率秋开,四出,与桃花类。然数十跗共为一花,繁密若缀,先后相继而开,九閲月未萎也。蜀人号丰瑞花……浅红者为醉太平。”【广寒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唐鲍溶《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宣和遗事》前集:“若到广寒宫,须有一万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童导入广寒宫,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蟠桃会】蟠桃胜会”。2.旧时正月十六日民间祭祀西王母的节日。各地习俗不同,有的为三月三日。王鲁彦《开门炮》:“十五过了,十六便是蟠桃会。”【一壁厢】一壁”。典【花间四友】、燕、蜂、蝶。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端的是鶯也消魂,燕也含羞,蜂与蝶花间四友。呆打頦都歇在荳蔻梢头。”明汤显祖吕硕园《还魂记·冥判》:“那花间四友你差排,叫鶯窥燕猜,倩蜂媒蝶採。”汉【醉眼朦胧】见“醉眼矇矓”。【明晃晃】亦作“明熀熀”。亦作“明幌幌”。光亮闪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明熀熀火烧此时休。”《西游记》第五十回:“长杆枪迎,明幌幌如龙离黑海。”《儒林外史》第九回:“明晃晃点着两对大高灯。”赵树理《登记》:“艾艾没有醒来,只翻了一个身,有一个明晃晃的小东西从她衣裳口袋里溜出来。”【烛影摇红】灯烛光亮晃动貌。宋王詵《忆故人》词:“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花遮翠拥,香靄飘霞,烛影摇红,月梁云栋上,金钩十二帘櫳。”《宋宫十八朝演义》第十九回:“只遥见烛影摇红,晋王在烛光影里时或离席,像逊让退避的形状。”2.词牌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二》:“王都尉(王詵)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3.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的,用为引子。典【这其间】时候。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这其间可正是我愁时分,则见那巢空翡翠,塚卧麒麟。”明金白屿《王西庄宴集》曲:“这其间游人气侠,主人情切,风景不须赊。”【冷清清】、幽静或凄凉、寂寞。宋蒋捷《梅花引》词:“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元曾瑞《集贤宾·宫词》套曲:“香消烛灭冷清清,唯嫦娥与人无世情。”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眼巴巴望着关山远,冷清清倚定门儿盼。”《红楼梦》第四三回:“焙茗道:‘这是出北门的大道;出去了冷清清,没有什么玩的。’寳玉听説,点头道:‘正要冷清清的地方。’”鲁迅《伪自由书·崇实》:“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桃源洞】。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误入桃源洞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唐韩偓《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桃源洞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桃源洞。”2.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桃源山下,又名秦人洞,白马洞,相传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情深意重】情意深重。《红楼梦》第五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絃者,也必要续絃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阳台梦】1.指男女欢会。五代李存勗《阳台梦》词:“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臺梦。”《水浒传》第六五回:“寃魂不赴阳臺梦,笑煞痴心安道全。”参见“阳臺”。2.词牌名。此调有两体,四十九字者,调见《尊前集》,五代李存勗(唐庄宗)制,因词又有“又入阳台梦”句,遂取以为名;五十七字者,调见《花草粹编》,宋解昉制,两体截然不同。【拣口儿】挑选可口的食物。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可体样春衫亲手儿缝,有滋味珍饈拣口儿供。”【蝶使蜂媒】传递信息者或男女双方情爱的媒介。宋朱淑真《恨春》诗之四:“蝶使蜂媒传客恨,鶯梭柳綫织春愁。”明徐渭《女状元》第五出:“状元险误我你做雌雄配,不笑杀了蝶使蜂媒。”清张潮《<板桥杂记>小引》:“鶯喉燕态,尽属奇观;蝶使蜂媒,都归大雅。”【这早晚】亦作“这蚤晚”。犹言这个时候。常指时间晚。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我已着张林拘那姦夫去了,怎生这蚤晚还不到来?”明王錂《寻亲记·移尸》:“这早晚我也不该在此久站,我是个妇人家,只合闭门在家中坐。”《红楼梦》第四三回:“你往那里去了,这早晚纔来?”【嘲风咏月】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后因以“嘲风咏月”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物而思想内容贫乏的作品。《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檮杌》:“郑奕尝以《文选》教其子,其兄曰:‘何不教他读《孝经》、《论语》,免他学沉谢嘲风咏月,污人行止。’”《类说》卷十九引宋胡讷《见闻录》:“太宗幸翰苑,閲羣书……见江南臣在上而故主居下,谓侍臣曰:‘不能修霸业,但嘲风咏月,今日宜矣。’”2.泛指吟诗作赋。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德行文章没包弹,绰有赋名诗价。选甚嘲风咏月,擘阮分茶。”汉【遏行云】见“遏云”。漢【玉堂金马】玉堂殿和金马门的并称。玉堂殿,原为汉未央宫的属殿;金马门,原为汉宫宦者署门。均为学士待诏之所。后亦沿用为翰林院的代称。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信守》词:“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玉堂金马,自有佳处着诗翁。”元萨都剌《将至太平驿即兴》诗:“玉堂金马虽云贵,白酒黄鷄不论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只有一位小姐爱同拱璧,立志要招一位玉堂金马的贵婿。”参见“玉堂”、“金马门”。【秋月春花】秋夜的月,春日的花。比喻良辰美景。元孙周卿《蟾宫曲·题琵琶亭》曲:“今老却朝云暮霞,再休题秋月春花。”【欢喜冤家】怨恨而实相爱的恋人或夫妻。元乔吉《水仙子·赠朱翠英》曲:“五百年欢喜寃家,正好星前月下。”汉【郎才女貌】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明无名氏《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秋芳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郎才女姿”。明张凤翼《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2.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谓男女双方相称,姻缘美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明无名氏《白兔记·成婚》:“五百年前结会,郎才女貌多俊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端坐轿中,美如冠玉,无不喝采。有妇女曾见过秋芳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亦作“郎才女姿”。明张凤翼《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典【感皇恩】词调名。本唐教坊曲名。天宝十三载,改金风调《苏莫遮》为《感皇恩》。又名《人南渡》、《迭萝花》。其曲有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字等七体。皆双调。参阅《词谱》卷十五。【娇滴滴】娇媚柔嫩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莲步半折小弓弓,鶯囀一声娇滴滴。”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二折:“原来是娇滴滴佳人将竹径穿,把玉露苍苔任踏践。”明陈大声《醉花阴·夏日即景写怀》套曲:“杨柳横塘淡烟琐,娇滴滴芙蕖万朵。”《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个是瘦怯怯的书生,一个是娇滴滴的女子。”朱自清《阿河》:“她昨天回去,原是借子阿桂的衣裳穿了去的,打扮得娇滴滴的。”【颤巍巍】摇晃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舒玉纎纎的春笋,把颤巍巍的花摘。”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红楼梦》第三三回:“一言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説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就乾浄了。’”克非《春潮急》十:“一行说,一行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小的布卷儿,在人们的肃穆的寂静中,双手捧着,颤巍巍地递到文如仁的面前。”典【齐臻臻】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齐臻臻鴈行班排,密匝匝鱼鳞似亚。”《水浒传》第十二回:“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打开看了,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满心欢喜。”【喜孜孜】形容喜悦高兴的样子。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每日价喜孜孜,一双情意两相投,直睡到暖溶溶三竿日影在纱窗上。”明金白屿《混江龙·朱企斋园亭赏大红牡丹》套曲:“喜孜孜轻颭石榴裙,颤巍巍娇闪芙蓉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惲来﹞到了家,见了他老子,便喜孜孜的拿出银纸来。”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萧然没说什么,陈医生却喜孜孜地在打招呼了。”【天长地久】《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原指天地存在的久远。后用以形容时间悠久。汉张衡《思玄赋》:“天长地久嵗不留,俟河之清祗怀忧。”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絶期。”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可怜她们伶仃的母女又不得不天长地久地永远分离。”亦作“天地长久”。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撮合山】指媒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元来那婆子是个撮合山,专靠做媒为生。”元乔吉《扬州梦》第三折:“则今日一言定,便休作两事家,将你个撮合山慢慢酬答。”张寿臣《巧嘴媒婆》:“要不怎么管媒婆儿叫撮合山哪--两个山头儿她都能捏合到一块儿去,搬山倒海的能耐!”【燕约莺期】的男女约会的时日。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等、等、等,则待要喜孜孜赴燕约鶯期。”元乔吉《扬州梦》第三折:“成就了燕约鶯期,收拾了心猿意马,合欢带同心结,连理树共根芽。”明顾大典《青衫记·访兴不遇》:“恨纵横豺虎如麻,把燕约鶯期勾罢。”【心猿意马】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亦指这种流荡散乱难以控制的心神。《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宋道潜《赠贤上人》诗:“心猿意马就覊束,肯逐万境争驰驱。”《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八:“潘汉五和翁静闲两个人,心猿意马地忙得丢三忘四。”参见“心猿”。典【合欢带】男女欢爱的丝带。宋朱熹《拟古》诗之七:“结作同心花,缀在红罗襦。双垂合欢带,丽服眷微躯。”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准备了佳期,合欢带常拴繫。得遂了于飞,同心结莫摘离。”明何景明《捣衣》诗:“愿为合欢带,得傍君衣襟。”清吴伟业《子夜歌》之五:“尚有宛转丝,织成合欢带。”【连理树】两树交合在一起。多比喻恩爱夫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一》:“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明汤式《一枝花·自省》套曲:“并头莲忙折,连理树勤栽。”明沉鲸《双珠记·夫妻永诀》:“连理树,青青荣,一夜风威凛冽,双枝崩裂成凋零。”【后会有期】谓日后还会有相见之时。《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后会有期,将军保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你只依着我,后会有期。”洪深《赵阎王》第一幕:“咱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老子活着不能见你,做鬼也是后会有期,你记着点儿吧!”【小娘子】1.少女的通称。用以称他人之女;亦以称己女。唐韩愈《祭女挐女文》:“阿爹阿八使汝嬭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灵。”宋欧阳修《答连郎中》:“承贤郎、小娘子见过。故人有佳儿女,朋友当所共庆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因而下泪以跪,説道:‘不合问个小娘子年纪。’相国夫人道:‘十七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2.称年轻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僧儿道:‘只是殿直一箇小娘子,一箇小养娘。’”《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新娶这房娘子,不上四年……这小娘子足不下楼,甚是贞节。”3.称妾。《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贵(刘贵)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浪酒闲茶】中的吃喝之事。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酒閒茶,卧柳眠花,半世禁害杀,自矜自夸。”元李元蔚《燕青博鱼》第一折:“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閒茶。”【香罗帕】品做的巾帕。唐杜甫《骢马行》:“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看时,乃是侍儿来寻香罗帕的。生见其三回五转,意兴已倦,微笑而言:‘小娘子!罗帕已入人手,何处寻觅?’”典【新水令】南北曲都属双调,北曲较常用,一般用作双调套曲的第一曲。【酒葫芦】“酒胡芦”。盛酒的葫芦。金完颜璹《渔父词》之一:“钓得鱼来卧看书,船头稳置酒葫芦。”元徐再思《卖花声》曲:“碧桃红杏桃源路,緑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元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王乡老执定瓦臺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水浒传》第十回:“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身上总是一边戴着乐器,一边挎着酒葫芦。”汉【花胡同】见“花衚衕”。【今日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邹志安《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汉【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南。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织锦官员之官署,因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唐杜甫《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明陆采《明珠记·会内》:“但愿平安下三蜀,春风依旧锦官城。”张素《拟李义山<井络>》诗:“玉垒山前花黯黯,锦官城外鼓逢逢。”亦省称“锦官”、“锦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道西城,故锦官也。”《初学记》卷二七引晋任豫《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北周庾信《奉和赵五途中五韵》:“锦城遥可望,廻鞍念此时。”唐李白《蜀道难》诗:“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清查昇《陈丈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得明字》:“金谷何如蜀锦城,放翁旧谱閲《天彭》。”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锦城荣乐,且住为佳。”【醉东风】词牌名。即《清平乐》。元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故名。参阅《词谱》五。【醉刘伶】酒器名。唐冯贽《云仙杂记·酒器九品》:“李适之有酒器九品:蓬莱盏、海川螺……醉刘伶。”【黄粱梦】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生自叹穷困,翁探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时主人正蒸黄粱,生梦入枕中,享尽富贵荣华。及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后因以“黄粱梦”喻虚幻的事和不能实现的欲望。宋范成大《邯郸道》诗:“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清褚人穫《坚瓠八集·十空曲》:“华表铭旌断送黄粱梦,君看盖世功名总是空。”《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如同黄粱梦般的一现一闪。”亦作“黄粱一梦”。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吕巖﹞因应举不第,道经邯郸,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黄粱一梦,遂成仙道。”《四游记·东华传道锺离》:“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犹之黄粱一梦耳。”汉【这早晚】亦作“这蚤晚”。犹言这个时候。常指时间晚。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我已着张林拘那姦夫去了,怎生这蚤晚还不到来?”明王錂《寻亲记·移尸》:“这早晚我也不该在此久站,我是个妇人家,只合闭门在家中坐。”《红楼梦》第四三回:“你往那里去了,这早晚纔来?”【开怀畅饮】束地尽情饮酒。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令人安排酒餚,与众大人每翫赏端阳,开怀畅饮。”《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逵不知是计,只顾开怀畅饮,全不记宋江分付的言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他即坐了首席,开怀畅饮,猜拳行令。”【水仙子】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2.南宋时西湖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歌妓舞鬟,严妆自衒,以待招呼者,谓之‘水仙子’。”3.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孟尝君】即田文,战国齐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杀害他,赖门客中擅长狗盗鸡鸣者的帮助而逃归。后卒于薛。汉刘向《说苑·正谏》:“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諫之百通,则不听也。”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士皆称孟尝君能得士。”《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要学那石太尉的奢华,孟尝君的气概。”亦省作“孟尝”。《战国策·秦策四》:“王问左右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汉贾谊《过秦论》:“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晋张华《游侠篇》诗:“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諼。”明李贽《赠两禅客》诗:“孟尝门下客三千,狗盗鸡鸣絶可怜。”【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名。西王母之侍女。《汉武帝内传》:“﹝王母﹞又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许浑﹞赋诗云:‘晓入瑶臺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明叶宪祖《鸾鎞记·入道》:“仙娥貌比许飞琼,嬝娜真堪掌上擎。”漢【强项令】武帝时洛阳令董宣。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匿于主家。后公主出行,用他为骖乘。董宣候之于途,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诉于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即以头击柱,帝令小黄门止之,使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敕强项令出。事见《后汉书·酷吏传》。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光武能申於莽而屈於强项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员官》:“夫人即偕公子命驾归,矢曰:‘渠即死於是,吾亦不復来矣!’踰年,公卒。此不可谓非今之强项令也。”【今日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今日箇玉堂人物难亲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邹志安《工作队长张解放》:“今日个,在我屋里吃饭。”汉【御史台】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折桂令】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单用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御史台】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参阅《通典·职官六》、《明会要·职官五》。【调罨子】指耍手段,玩花样。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见放着御史臺不顺人情,谁着你调罨子画阁兰堂,搠包儿锦阵花营。”【搠包儿】易人之物以骗财。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剪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强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明朱有燉《小桃红》第一折:“常则是搠包儿为帅手,背板凳惯曾经。”【锦阵花营】见“锦营花阵”。【漉酒巾】巾。泛指葛巾。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履,林间漉酒巾。”明宋濂《跋<匡庐社图>》:“其一人冠漉酒巾,被羊裘,杖策徐行。”参见“漉酒”。【五柳先生】晋陶潜的别号。潜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宋杨万里《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诗:“老夫老矣不归去,五柳先生应笑汝。”亦省称“五柳”。宋王安石《五柳》诗:“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清汪懋麟《独酌》诗之三:“吾爱五柳贤,独酌自成癖。”2.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唐雍陶《和孙明府怀旧山》诗:“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为客落人间。”亦省称“五柳”。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不恋那三公华屋,且图个五柳婆娑。”明谢谠《四喜记·椿庭庆寿》:“五柳堂前启寿筵,白头严父散神仙。”汉【扬州梦】唐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杜牧随牛僧孺出镇扬州,尝出入倡楼,后分务洛阳,追思感旧,谓繁华如梦,故云。后用为感怀之典实。明高启《和逊庵效香奁体》:“扬州梦断十三年,底事犹存未了缘。”清曹寅《春日感怀》诗之二:“伤心人醒扬州梦,前日风吹易水城。”【翰林院】名。唐初置,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宋代犹以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以至御厨茶酒亦有翰林之称。至于翰林学士供职之所,在唐为学士院,至宋始称翰林学士院。元代称翰林兼国史院。明将著作、修史、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汉【菱花镜】镜多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名菱花镜。《赵飞燕外传》:“飞燕始加大号婕妤,奏上三十六物以贺,有七尺菱花镜一奩。”唐杨凌《明妃怨》诗:“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緱山无梦碧瑶笙,玉臺有主菱花镜。”【雪月风花】代指四时景色。元贯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来题咏多,雪月风花事事可。”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止不过枯木竹石,山水翎毛,雪月风花。”2.喻男女情事。元乔吉《扬州梦》第四折:“毕罢了雪月风花,医可了游荡疎狂病。”明李日华《南西厢记·对谑琴红》:“雪月风花寻笑耍,两家休作是非堆。”典【一枕南柯】《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蜗牛角上争人我,梦魂中一枕南柯。”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我与你踢倒鬼门关,打开这槐安路。把一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锁名韁相缠住。”明无名氏《飞丸记·怜儒脱难》:“他黑甜一枕南柯,门密扣,口轻哦。”亦作“一枕槐安”。元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折叠

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诗意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意思是即使折断了战斗时的战戟,也不会忘记前朝的荣光…展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意思是即使折断了战斗时的战戟,也不会忘记前朝的荣光,还是会继续努力奋斗。它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历史的敬仰,也有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折叠

作者介绍

乔吉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又名吉甫。号鹤笙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流寓杭州。一生穷困不得志,浪迹江湖,寄情诗酒。以《西湖梧叶儿》一百篇,蜚声词坛,所著杂剧十一种,今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其散曲作品数量之多仅次于张可久,与张可久齐名。其作品雅俗兼赅,生动活泼,以清丽为主。以出奇制胜。有《梦符散曲》。李开先说他的…详情

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原文,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翻译,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赏析,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阅读答案,出自乔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80246.html

诗词类别

乔吉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