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曝日
-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厌倦了冬天的严寒凛冽,喜好登上高阁晒太阳来取暖。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太阳散布着光辉和温暖的恩惠,寒士生活困顿,贤明的君主应会为此感到愧疚。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在阳光的温暖照耀下,毛发都舒畅了,肌肤渐渐润泽,太阳实在是十分仁慈。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依赖着冬日的阳光,身上衰败之气很快得到了驱散。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枕头倾斜了烦请着眼一看,虚弱的身体很容易得到了调和。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树梢上的猿猴流利敏捷,山巅的鹤飘逸飞舞。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朋友了解我苦于分离和相聚,常常因为流离漂泊而悲伤,短暂相逢和安居而欣慰。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面对眼前的事物而作诗,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恍惚之间淡忘了。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自古以来遭到国丧战乱的君子都凄凉衰颓。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为什么我将进入晚年了,还在因为忧愁时事而心力憔悴?参考资料:1、《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14页 -
凛冽(liè)倦玄冬,负暄嗜(shì)飞阁。
玄冬:冬季。负暄: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羲(xī)和流德泽,颛(zhuān)顼(xū)愧倚薄。
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驾御日车的神。代指太阳。倚薄:谓生活困迫。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沃若:润泽貌。太阳信深仁,衰气欻(xū)有托。
衰气:衰败之气。歘:形容短促迅速划过的摩擦声音,延伸为快速的意思。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miǎo)猿,翩(piān)跹(xiān)山颠鹤。
木杪:树梢。翩跹:飘逸飞舞貌。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贤圣:道德才智极高的人。萧索:凄凉衰颓。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胡为:为什么。忧世: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心力:指精神与体力。参考资料:1、《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14页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天里倦怠和渴望获得热情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中的羲和、颛顼等人物的敬意。作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非常健康,并将这种状态归因于太阳的慈爱。然而,尽管他感到年老衰弱,但他仍然关心着世事,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作者提到了历史上许多贤圣遭受丧失和苦难,感叹自己已经进入暮年,心力不如从前,对此感到忧虑。
参考资料:1、《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14页 - 背诵
-
西阁曝日诗意赏析
-
此诗应作于乾元、广德年间,杜甫晚年在四川居住时期。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西阁曝日原文,西阁曝日翻译,西阁曝日赏析,西阁曝日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7490.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