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二首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归雁二首原文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归雁二首拼音解读
wàn héng yáng yàn
jīn nián yòu běi guī
shuāng shuāng zhān shàng
bèi rén fēi
yún xiàng
shā biān xiǔ 宿
shū yuán làng
chóu shān wēi
xuě wéi
xiān huā bié chǔ yún
què guò qīng wèi yǐng
gāo dòng tíng qún
sāi běi chūn yīn
jiāng nán xūn
shāng gōng liú luò
háng duàn kān w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万里衡(héng)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zhān)客上,一一背人飞。
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瞻:往上。背:避开,离开。背人:避开别人。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稀:数量少。系书:系帛书,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元:一作“无”。浪语:妄说;乱说。愁寂:忧愁寂寞。寂:一作“绝”。故山:喻家乡。薇:草本植物。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wèi)影,高起洞庭群。
欲:想要,希望。违:离别。胡地: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楚云:楚天之云。清渭:清清的渭河。起:止,伏,落。此句指大雁从高处飞落洞庭湖。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xūn)。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春阴: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暮:晚,将尽。日色:阳光。曛:暮,昏暗。伤弓: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些北飞的雁,它们在万里长空上向旧乡的人们告别。诗人观察到这些雁在天空中互相呼喊着,有些在沙滩上休息,有些在高山草丛中落脚。他们将要穿越无尽的苍穹,经过清渭、洞庭等地的美景,最终抵达胡地,但此时春阴已浓,江南已迎来傍晚。诗人感叹这些鸟儿的离别带来了无限的悲伤,同时也唤起了他对于自己流落他处以及失去亲友的思念。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归雁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些北飞的雁,它们在万里长空上向旧乡的人们告别。诗人观察到这些雁在天空中互相呼喊着,有些在沙滩上休息,有些…展开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些北飞的雁,它们在万里长空上向旧乡的人们告别。诗人观察到这些雁在天空中互相呼喊着,有些在沙滩上休息,有些在高山草丛中落脚。他们将要穿越无尽的苍穹,经过清渭、洞庭等地的美景,最终抵达胡地,但此时春阴已浓,江南已迎来傍晚。诗人感叹这些鸟儿的离别带来了无限的悲伤,同时也唤起了他对于自己流落他处以及失去亲友的思念。折叠

创作背景

杜甫自大历三年(768)正月带着全家离开四川,在湖北、湖南飘泊了两年多,写下九十多首诗,其中以《归雁》为题的诗写了四首。到了衡州,杜甫写《归雁二首》(翻宋本第二首题名为《再吟》),对衡阳雁北飞寄予无限牵挂。归是主题,雁是道具,诗人借雁抒发难以排遣的愁绪乡思。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详情

归雁二首原文,归雁二首翻译,归雁二首赏析,归雁二首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8284.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