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夜作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朝
八月三日夜作原文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风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八月三日夜作拼音解读
bái yuè wēi míng
tiān liáng jǐng qīng
cǎo tóu zhū lěng
lóu jiǎo gōu shēng
shuǎng shang jiàn
fēng shū zhēn chǔ míng
qīn xiāng yǒu
qiū diàn lěng qíng
mèng duǎn mián pín jiào
xiāo zhǎng zàn háng
fēng níng lín xiǎo yǐng
chóng yuàn hán shēng
jǐn 槿 lǎo huā xiān jìn
lián diāo shǐ chéng
shí le
yòng tàn shuāi r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情。在月色微明、天气渐凉的秋夜里,草上的露珠已经变得冷冽,楼角上的玉钩冒出了白霜。清爽的空气使得人的身体感到健康,而风吹拂着蟋蟀和松树,发出清脆的声音。作者躺在床上,闻到了衣被散发的香气,并思考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醒来的时间比睡眠的时间还多,而且能看到晨曦照在树叶上,听到虫子的哀嚎声。作者意识到,时间像四季一样不可避免地流逝,花儿会开谢,如此反复循环,人们何必为衰老和荣华富贵感到惋惜呢?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八月三日夜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情。在月色微明、天气渐凉的秋夜里,草上的露珠已经变得冷冽,楼角上的玉钩冒出了白霜。清爽的…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情。在月色微明、天气渐凉的秋夜里,草上的露珠已经变得冷冽,楼角上的玉钩冒出了白霜。清爽的空气使得人的身体感到健康,而风吹拂着蟋蟀和松树,发出清脆的声音。作者躺在床上,闻到了衣被散发的香气,并思考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醒来的时间比睡眠的时间还多,而且能看到晨曦照在树叶上,听到虫子的哀嚎声。作者意识到,时间像四季一样不可避免地流逝,花儿会开谢,如此反复循环,人们何必为衰老和荣华富贵感到惋惜呢?折叠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详情

八月三日夜作原文,八月三日夜作翻译,八月三日夜作赏析,八月三日夜作阅读答案,出自白居易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28307.html

诗词类别

白居易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