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入石霜
- 举世只堪吁,空知与道俱。
论心齐至圣,对镜破凡夫。
业王如云合,头低似箭驱。
三清徒妄想,千凡亦须臾。
唯我流阳叟,深云领毳徒。
尽骑香白象,皆握月明珠。
寂寞排松榻,斓斑半雪须。
苔侵长者论,岚蚀祖师图。
翠巘金钟晓,香林宝月孤。
兟兟齐白趾,赫赫共洪炉。
山色锄难尽,松根踏欲无。
难评传的的,须到不区区。
撩舍新罗瘦,炉烟榾柮粗。
烧畬平虎窟,分瀑入香厨。
师去情何切,人间事莫拘。
穿林宿古冢,踏叶揭空盂。
无事终无事,令枯便合枯。
他年相觅在,亦不是生苏。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的诗歌,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修行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一些意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首句“举世只堪吁,空知与道俱。”表达的是对于世间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对于佛教中“道”的追求。 第二句“论心齐至圣,对镜破凡夫。”表明了要想成为真正的圣人,需要把心境调整到极致,超脱凡尘之外。 第三句“业王如云合,头低似箭驱。三清徒妄想,千凡亦须臾。”讲的是在修行的道路上,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努力去追求,就能像形容“业王”(指佛陀)一样,轻松跨越障碍。 第四句“唯我流阳叟,深云领毳徒。尽骑香白象,皆握月明珠。”描写的是一个老者带领弟子们,在修行的旅途中积极而坚定地前行,而且都获得了修行的收获。 第五句“寂寞排松榻,斓斑半雪须。苔侵长者论,岚蚀祖师图。”这句话表现了一个禅宗修行者的境遇,他独自一人坐在静谧的松林里修行,周围覆盖着厚厚的苔藓和柔软的雪,无人问津。 第六句“翠巘金钟晓,香林宝月孤。兟兟齐白趾,赫赫共洪炉。”此句讲述的是修炼者在黎明时分来到山上打坐冥想,周围环绕着青山和参天大树,只有几只白鹭跳跃而过,同时也描绘了禅修中令人难以言喻的感觉。 第七句“山色锄难尽,松根踏欲无。难评传的的,须到不区区。”但是,修行并不容易,需要像耕田一样用心地耕耘方可见效,并且要谨慎行事,不轻易评价别人的修行成果。 第八句“撩舍新罗瘦,炉烟榾柮粗。烧畬平虎窟,分瀑入香厨。”这句话描述了一位传教士到处奔波,为传播佛法而苦苦努力和奋斗的场景。 第九句“师去情何切,人间事莫拘。穿林宿古冢,踏叶揭空盂。”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提到了自己的师傅离世的感伤和对于人生的思考,认为人生中的事情都是过眼云烟,唯有修行才是永恒不变的。 整首诗歌通过描述各种意象来表达出作者对于佛教禅宗修
- 背诵
-
送僧入石霜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的诗歌,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修行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一些意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首句“举世只…展开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的诗歌,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修行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一些意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首句“举世只堪吁,空知与道俱。”表达的是对于世间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对于佛教中“道”的追求。 第二句“论心齐至圣,对镜破凡夫。”表明了要想成为真正的圣人,需要把心境调整到极致,超脱凡尘之外。 第三句“业王如云合,头低似箭驱。三清徒妄想,千凡亦须臾。”讲的是在修行的道路上,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努力去追求,就能像形容“业王”(指佛陀)一样,轻松跨越障碍。 第四句“唯我流阳叟,深云领毳徒。尽骑香白象,皆握月明珠。”描写的是一个老者带领弟子们,在修行的旅途中积极而坚定地前行,而且都获得了修行的收获。 第五句“寂寞排松榻,斓斑半雪须。苔侵长者论,岚蚀祖师图。”这句话表现了一个禅宗修行者的境遇,他独自一人坐在静谧的松林里修行,周围覆盖着厚厚的苔藓和柔软的雪,无人问津。 第六句“翠巘金钟晓,香林宝月孤。兟兟齐白趾,赫赫共洪炉。”此句讲述的是修炼者在黎明时分来到山上打坐冥想,周围环绕着青山和参天大树,只有几只白鹭跳跃而过,同时也描绘了禅修中令人难以言喻的感觉。 第七句“山色锄难尽,松根踏欲无。难评传的的,须到不区区。”但是,修行并不容易,需要像耕田一样用心地耕耘方可见效,并且要谨慎行事,不轻易评价别人的修行成果。 第八句“撩舍新罗瘦,炉烟榾柮粗。烧畬平虎窟,分瀑入香厨。”这句话描述了一位传教士到处奔波,为传播佛法而苦苦努力和奋斗的场景。 第九句“师去情何切,人间事莫拘。穿林宿古冢,踏叶揭空盂。”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提到了自己的师傅离世的感伤和对于人生的思考,认为人生中的事情都是过眼云烟,唯有修行才是永恒不变的。 整首诗歌通过描述各种意象来表达出作者对于佛教禅宗修折叠 -
贯休
贯休(832-912),唐末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七岁出家,后云游四方,广事干谒。乾宁初年(894),谒吴越王钱鏐,献贺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易为「四十州」,然后方肯接见。他回答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遂拂袖而去。天复中(901-904)入蜀,谒…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送僧入石霜原文,送僧入石霜翻译,送僧入石霜赏析,送僧入石霜阅读答案,出自贯休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43981.html
诗词类别
贯休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