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诸葛武侯庙

作者:窦常      朝代:唐朝
谒诸葛武侯庙原文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
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谒诸葛武侯庙拼音解读
yǒng ān gōng wài yǒu táng
shuǐ ēn shēn zuò zhǎng
jiǎo fāng chū tuì 退 shě
chēng sān hàn gèng wáng
rén tóng guò liú yǐng
shí zài qióng shā shàng háng
guī shǔ jiàng jìng shì
wéi líng wéi gòng cāng c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位于永安宫外的祠堂,描述了一段鱼水之情深厚但祚运不长的历史故事。在祠堂中,有一个角立的墓碑,上面刻着三汉时期的将领图王的名字。他曾经和当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却因为某些原因被迫离开。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石碑仍然留在原地,见证着他曾经的光辉岁月。 诗中还提到图王去世后,其归蜀降吴的历史事件,以及他被埋葬在陵墓或山谷中。最后一句“为陵为谷共苍苍”,表达了对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悼念和缅怀。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物、过往时光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谒诸葛武侯庙注释

【永安宫】东汉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献帝﹞迁皇太后於永安宫。”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2.宫殿名。三国时刘备所建,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在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逕南乡峡,东逕永安宫南,刘备终於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展开
【永安宫】东汉宫殿。早圮。《后汉书·献帝纪》:“﹝献帝﹞迁皇太后於永安宫。”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永安宫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2.宫殿名。三国时刘备所建,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汉先主刘备伐吴,在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逕南乡峡,东逕永安宫南,刘备终於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唐杜甫《咏怀古迹》之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折叠

谒诸葛武侯庙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位于永安宫外的祠堂,描述了一段鱼水之情深厚但祚运不长的历史故事。在祠堂中,有一个角立的墓碑,上面刻着三汉时期…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位于永安宫外的祠堂,描述了一段鱼水之情深厚但祚运不长的历史故事。在祠堂中,有一个角立的墓碑,上面刻着三汉时期的将领图王的名字。他曾经和当地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却因为某些原因被迫离开。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石碑仍然留在原地,见证着他曾经的光辉岁月。 诗中还提到图王去世后,其归蜀降吴的历史事件,以及他被埋葬在陵墓或山谷中。最后一句“为陵为谷共苍苍”,表达了对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悼念和缅怀。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物、过往时光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窦常 窦常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详情

谒诸葛武侯庙原文,谒诸葛武侯庙翻译,谒诸葛武侯庙赏析,谒诸葛武侯庙阅读答案,出自窦常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399742.html

诗词类别

窦常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