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经
-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
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
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
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
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隐逸思想的诗歌,表达了作者渴望追求道义之路并隐居的心情。在诗中,作者把年龄及时光流逝看做是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而自己的柔弱却误入儒家之门;但是当他闲暇时,仍然向道寻找方向。他认为散于世间之外也可以独善其身,而正觉不会孤独;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闲坐斋房中,品茶聊天,体味着幽香桂的美妙气息。诗中还提到华夷、参吏事等与世俗相关的话题,但最终,作者仍旧怀念着能遇见真君子,同时也感叹着人生的短暂和物质的无常。他希望自己的努力不要被辜负,而自己的禅修之路能够得以圆满。
- 背诵
-
郡斋读经注释
【桃源客】者。唐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2.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宋辛弃疾《满江红》词:“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参见“桃花源”。…展开【桃源客】者。唐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2.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宋辛弃疾《满江红》词:“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参见“桃花源”。折叠郡斋读经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隐逸思想的诗歌,表达了作者渴望追求道义之路并隐居的心情。在诗中,作者把年龄及时光流逝看做是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展开这首诗是一首隐逸思想的诗歌,表达了作者渴望追求道义之路并隐居的心情。在诗中,作者把年龄及时光流逝看做是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而自己的柔弱却误入儒家之门;但是当他闲暇时,仍然向道寻找方向。他认为散于世间之外也可以独善其身,而正觉不会孤独;在这样的心境下,作者闲坐斋房中,品茶聊天,体味着幽香桂的美妙气息。诗中还提到华夷、参吏事等与世俗相关的话题,但最终,作者仍旧怀念着能遇见真君子,同时也感叹着人生的短暂和物质的无常。他希望自己的努力不要被辜负,而自己的禅修之路能够得以圆满。折叠 -
羊士谔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郡斋读经原文,郡斋读经翻译,郡斋读经赏析,郡斋读经阅读答案,出自羊士谔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02572.html
诗词类别
羊士谔的诗词
- 《郡楼怀长安亲友》
- 《晚夏郡中卧疾》
- 《玩槿花》
-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即郄拾遗之词也》
-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
- 《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
- 《和萧侍御监祭白帝城西村寺斋沐览镜…吏部孟员外并见赠》
-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 《西川独孤侍御见寄七言四韵…翰墨都捐逮此酬答诚乖拙速》
-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