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
-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
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
旧迹固蓁莽。
胜概犹出众。
前年谪商於,过此方忧恐。
无暇濯溪泉,恻恻心甚痛。
量移还恩宥,方寸稍放纵。
故人孙汉公,勤恳事迎送。
柅车得三宿,延我入溪洞。
春残尚有蝶,夏首始见蝀。
朱樱实颇繁,黄鸟声亦哢。
地幽接府署,亭高瞰村垄。
萦砌水逶迤,入檐山巃嵷。
鲤翻自跃金,蜗曳烧余汞。
石危君子介,昏乱小人勇。
虚凉集鸥鹭,爽垲无蚊蠓。
芰叶巧如剪,萍根密非种。
迳苔自斑驳,岸草互蓊菶。
官酝绿开瓶,时果青出笼。
醉中猛别後,依灼似一梦。
唯愁当要路,时复栖闒茸。
解梁虽近山,尧埆费耕墥。
常风有盬南,日夕尘塕埲。
云泉既辽远,草树非秀耸。
况兹炎蒸月,絷缚何所动。
缅怀八龙会,南溪与谁共。
栖萼本多才,甘棠应少讼。
枕簟与琴书,鴒原聊自奉。
篇章取李杜,讲贯本姬孔。
古文阅韩柳,特策开晁董。
清吹席上来,当暑闭冰冻。
菱脆擘琼枝,瓜甘浮蜜筩。
气秋绿筱战,露晓圆荷捧。
照湖小贺监,溪堂轻马总。
此景且不同,此怀可长恸。
平生好泉石,况复官散冗。
近闻田紫微,涟水许就俸。
援例苟得请,申湖当入用。
终老占溪居,卧看秋泉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申湖的景色和诗人在此居住时的感受。申湖曾经是一个历史名胜,许多人传颂着唐朝留下的法律文献。尽管这里有许多古迹,但是时间的流逝使得它们开始被遗忘。诗人前些年因谪去,经过申湖时感到忧虑与痛苦。然而,他的朋友孙汉公送他到一个小山洞中度过了三个晚上,让他能够静心思考,欣赏自然美景。这里春天还有蝴蝶,在夏天可以见到黄鸟。湖水环绕着山峦,岸边长满了各种植物。在这里,诗人能够享受到清凉、静谧的环境,摆脱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他回味着八仙会和南溪等历史事件,并期待着长期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 背诵
-
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申湖的景色和诗人在此居住时的感受。申湖曾经是一个历史名胜,许多人传颂着唐朝留下的法律文献。尽管这里有许多古迹…展开这首诗描写了申湖的景色和诗人在此居住时的感受。申湖曾经是一个历史名胜,许多人传颂着唐朝留下的法律文献。尽管这里有许多古迹,但是时间的流逝使得它们开始被遗忘。诗人前些年因谪去,经过申湖时感到忧虑与痛苦。然而,他的朋友孙汉公送他到一个小山洞中度过了三个晚上,让他能够静心思考,欣赏自然美景。这里春天还有蝴蝶,在夏天可以见到黄鸟。湖水环绕着山峦,岸边长满了各种植物。在这里,诗人能够享受到清凉、静谧的环境,摆脱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他回味着八仙会和南溪等历史事件,并期待着长期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折叠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原文,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翻译,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赏析,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阅读答案,出自王禹偁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1353.html
诗词类别
王禹偁的诗词
- 《畲田词》
- 《和张校书吴县厅前冬日双开牡丹歌》
- 《官醖》
- 《送郑褒归闽中》
- 《闲居》
- 《和仲咸诗六首之六和送道服与喻宰》
-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 《苏州寒日送人归觐》
-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严社主省常上人》
- 《赴长洲县作》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