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淑湓浦见寄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朝
和文淑湓浦见寄原文
多难漂零岁月赊,空余文墨旧生涯。
相看楚越常千里,不及朱陈似一家。
发为感伤无翠葆,眼从瞻望有玄花。
唯诗与我宽愁病,报尔何妨赋棣华。
和文淑湓浦见寄拼音解读
duō nán piāo líng suì yuè shē
kōng wén jiù shēng
xiàng kàn chǔ yuè cháng qiān
zhū chén jiā
wéi gǎn shāng cuì bǎo
yǎn cóng zhān wàng yǒu xuán huā
wéi shī kuān chóu bìng
bào ěr fáng huá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和救赎。他感叹自己多年来所经历的苦难和沧桑,但他却用自己的文学才华来记录下这些经历,并且将其视为自己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诗人通过对楚越相望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虽然与别人相处距离很近,但彼此之间有着千里之遥,如同陌路人一般。他把自己的感受化为了文字,表达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感伤和思考。 尽管作者面临种种困难,但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认为只有诗歌能够真正地听取他的心声,帮助他摆脱忧愁和痛苦。最后,他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继续用自己的文学才华记录下生活的点滴。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和文淑湓浦见寄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和救赎。他感叹自己多年来所经历的苦难和沧桑,但他却…展开
这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和救赎。他感叹自己多年来所经历的苦难和沧桑,但他却用自己的文学才华来记录下这些经历,并且将其视为自己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诗人通过对楚越相望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虽然与别人相处距离很近,但彼此之间有着千里之遥,如同陌路人一般。他把自己的感受化为了文字,表达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感伤和思考。 尽管作者面临种种困难,但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认为只有诗歌能够真正地听取他的心声,帮助他摆脱忧愁和痛苦。最后,他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继续用自己的文学才华记录下生活的点滴。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详情

和文淑湓浦见寄原文,和文淑湓浦见寄翻译,和文淑湓浦见寄赏析,和文淑湓浦见寄阅读答案,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6237.html

诗词类别

王安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