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蹊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朝
千蹊原文
千蹊百隧散林丘,图画风烟一色秋。
但有兴来随处好,杨朱何苦涕横流。
千蹊拼音解读
qiān bǎi suì sàn lín qiū
huà fēng yān qiū
dàn yǒu xìng lái suí chù hǎo
yáng zhū héng l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游赏林丘的情景和内心感受。千蹊百隧、散林丘形容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致,图画风烟一色秋则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但是,诗中也流露出一些思索和感慨。在此优美的环境中,杨朱却为什么要流泪呢?或许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感叹人生如梦,一切皆空。最后,作者提出了“但有兴来随处好”的观点,引导读者珍惜当下,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寻找快乐。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千蹊诗意赏析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游赏林丘的情景和内心感受。千蹊百隧、散林丘形容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致,图画风烟一色秋则描绘了秋季的…展开
这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游赏林丘的情景和内心感受。千蹊百隧、散林丘形容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致,图画风烟一色秋则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但是,诗中也流露出一些思索和感慨。在此优美的环境中,杨朱却为什么要流泪呢?或许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感叹人生如梦,一切皆空。最后,作者提出了“但有兴来随处好”的观点,引导读者珍惜当下,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寻找快乐。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详情

千蹊原文,千蹊翻译,千蹊赏析,千蹊阅读答案,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6642.html

诗词类别

王安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