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景贶栽桧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和赵景贶栽桧原文
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时有再生枝,还作左纽纹。
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
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术薰。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
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殖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
和赵景贶栽桧拼音解读
yīn duō lǎo guì
chù chù tún cāng yún
lián dān shā jǐng
huà qīng niú jūn
shí yǒu zài shēng zhī
hái zuò zuǒ niǔ wén
wáng sūn yǒu
shū shì yán qīng fēn
yīng lián
duò fán qún
bèi sōng bǎi 姿
hán zhī shù xūn
chū
wèi chū lóng chán jīn
cháo gēn bái luàn
wǎng qiū chóng fēn
nǎi zhī fèi chū
shèn yào fēng zhí qín
nián sān cùn
shǔ le w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生长在汝阴之地。它长久以来屹立不倒,周围环绕着苍云密布的景象。地下有一口红色的井,据说可以变出一只神奇的青牛。这棵松树不断抽出新枝,其上的左侧有着明显的纽纹。在这棵松树附近的书房里,有一个有古代风韵的王孙,所写的书籍充满清香。诗人认为这棵松树应该被保护,不让它成为凡木之一。它的姿态高大挺拔,气质深邃,仿佛含有灵芝等仙草的气息。尽管松树已经很老了,但是它还没有成为树皮仅剩三寸、也不会再被狐狸和老鼠攀爬觅食的残树。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和赵景贶栽桧注释

【丹砂井】传说古有丹砂井,人饮其水而得寿。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臚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徒思赤笔书,詎有丹砂井?”…展开
【丹砂井】传说古有丹砂井,人饮其水而得寿。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臚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徒思赤笔书,詎有丹砂井?”折叠

和赵景贶栽桧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生长在汝阴之地。它长久以来屹立不倒,周围环绕着苍云密布的景象。地下有一口红色的井,据说可以变…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生长在汝阴之地。它长久以来屹立不倒,周围环绕着苍云密布的景象。地下有一口红色的井,据说可以变出一只神奇的青牛。这棵松树不断抽出新枝,其上的左侧有着明显的纽纹。在这棵松树附近的书房里,有一个有古代风韵的王孙,所写的书籍充满清香。诗人认为这棵松树应该被保护,不让它成为凡木之一。它的姿态高大挺拔,气质深邃,仿佛含有灵芝等仙草的气息。尽管松树已经很老了,但是它还没有成为树皮仅剩三寸、也不会再被狐狸和老鼠攀爬觅食的残树。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和赵景贶栽桧原文,和赵景贶栽桧翻译,和赵景贶栽桧赏析,和赵景贶栽桧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5568.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