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
-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
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
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
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
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
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
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
故国日边无信息,断鸿空逐水长流。
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
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水有苹兮山有芝,人意虽存事已非。
有时却忆经游处,都似茫茫春梦归。
尔来尤解安贫贱,不为公卿强陪面。
皎如明月在秋潭,动著依前还不见。
还不见,可奈何,空使远人增眷恋。
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
若相见,莫殷勤,却是翁家旧主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老人行注释
【不系舟】1.比喻自由而无所牵挂。《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繫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唐白居易《适意》诗之一:“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繫舟。”宋张孝祥《浣溪沙》词:“已是人间不繫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2.比喻漂泊无定。唐李白《寄崔侍御》诗:“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繫舟。”唐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繫舟。”【地角天涯】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很远。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但以潜欷!”唐杨凭《湘江泛舟》诗:“湘川洛浦三千客,地角天涯南北遥。”元赵鸾鸾《悲笳四拍》之四:“行处坐处兮思念我乡曲,地角天涯兮不见我骨肉。”郭沫若《王昭君》:“她母亲不忍和她远离,眼看地角天涯要使她们伶仃的母女家永远不能相见,她们的悲哀更是不待说的。”汉【本来面目】语。指人本有的心性。《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箇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亦省作“本面”。清李颙《学髓》:“水澂则珠自现,心澂则性自朗,故必以静坐为基……虚明寂定为本面。”2.原来的样子。宋苏轼《老人行》:“一任秋霜换鬢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明李贽《与周友山书》:“即日加冠畜髮,復完本来面目。”《红楼梦》第五八回:“他这本来面目极好,倒别弄紧衬了。”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七》:“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展开【不系舟】1.比喻自由而无所牵挂。《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繫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唐白居易《适意》诗之一:“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繫舟。”宋张孝祥《浣溪沙》词:“已是人间不繫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2.比喻漂泊无定。唐李白《寄崔侍御》诗:“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繫舟。”唐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繫舟。”【地角天涯】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很远。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但以潜欷!”唐杨凭《湘江泛舟》诗:“湘川洛浦三千客,地角天涯南北遥。”元赵鸾鸾《悲笳四拍》之四:“行处坐处兮思念我乡曲,地角天涯兮不见我骨肉。”郭沫若《王昭君》:“她母亲不忍和她远离,眼看地角天涯要使她们伶仃的母女家永远不能相见,她们的悲哀更是不待说的。”汉【本来面目】语。指人本有的心性。《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箇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亦省作“本面”。清李颙《学髓》:“水澂则珠自现,心澂则性自朗,故必以静坐为基……虚明寂定为本面。”2.原来的样子。宋苏轼《老人行》:“一任秋霜换鬢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明李贽《与周友山书》:“即日加冠畜髮,復完本来面目。”《红楼梦》第五八回:“他这本来面目极好,倒别弄紧衬了。”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七》:“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老人行原文,老人行翻译,老人行赏析,老人行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5819.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 《障日峰》
-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
- 《皇太后阁六首》
- 《春日与闲山居士小饮》
- 《题西林壁》
- 《慈云四景娑罗树》
- 《同年王中甫挽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