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公著知吉州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送江公著知吉州原文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初冠惠文读城旦,晚入奉常陪剑履。
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
未应良木弃大匠,要使名驹试千里。
奉亲官舍当有择,得郡江南差可喜。
白粲连樯一万艘,红妆执乐三千指。
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
送江公著知吉州拼音解读
sān háng jìn qiān shān shuǐ
yóu dào tóng gèng qīng měi
wéi zhuó shì yǐn kuáng
shí píng chū jiā gōng
chū guàn huì wén chéng dàn
wǎn fèng cháng péi jiàn
fāng jiāng huá shěng dàn guàn
diào tái guī ěr
wèi yīng liáng jiàng
yào shǐ 使 míng shì qiān
fèng qīn guān shě dāng yǒu
jùn jiāng nán chà
bái càn lián qiáng wàn sōu
hóng zhuāng zhí sān qiān zhǐ
簿 shū huì xián
niàn rén shēng háng ěr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有才华的年轻公子的生活,他游历了三吴地区的千山万水,发现那里的桐庐景色格外美丽。虽然身处浊世,但他不愿像疯狂的奴隶一样隐居,而希望在时代平静的时候,也能成为佳公子之一。 他年少时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在城里读书,后来官场上升,担任了奉常和郡守等职务。尽管他已经到达了华省,但他仍然怀念过去在钓台上洗耳清心的日子。他并不想放弃自己的才能,要继续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杰作,就像一个大匠一样坚持精益求精。此外,他还需要在官舍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以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 最后,诗人提到了这个公子的生活乐趣。他参加了许多宴会和音乐会,并找到了时间与朋友聚会或阅读书籍,享受着闲暇时光。整首诗表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公子的自信、追求和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送江公著知吉州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有才华的年轻公子的生活,他游历了三吴地区的千山万水,发现那里的桐庐景色格外美丽。虽然身处浊世,但他不愿像…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有才华的年轻公子的生活,他游历了三吴地区的千山万水,发现那里的桐庐景色格外美丽。虽然身处浊世,但他不愿像疯狂的奴隶一样隐居,而希望在时代平静的时候,也能成为佳公子之一。 他年少时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在城里读书,后来官场上升,担任了奉常和郡守等职务。尽管他已经到达了华省,但他仍然怀念过去在钓台上洗耳清心的日子。他并不想放弃自己的才能,要继续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杰作,就像一个大匠一样坚持精益求精。此外,他还需要在官舍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以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 最后,诗人提到了这个公子的生活乐趣。他参加了许多宴会和音乐会,并找到了时间与朋友聚会或阅读书籍,享受着闲暇时光。整首诗表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公子的自信、追求和对人生的美好期望。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送江公著知吉州原文,送江公著知吉州翻译,送江公著知吉州赏析,送江公著知吉州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6263.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