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原文
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
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
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
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拼音解读
èr nián sān niè guò huái zhōu
kuǎn duàn hái féng shǎo yóu
shì fáng zhǎng hǎo yǐn
zhe shū yào jiàn qióng chóu
sōng zǎo yǎn yuán fēi bìng
juàn niǎo suī hái shì xiū
gèng biān lái wǎng
zhī jīn shuāng xuě méng tó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一首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游历淮河两年的经历和心境。 第一句“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表达了诗人连续两年乘坐淮河船只,期间遇到了少数知交。第二句“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表示在旅途中,无事可做时可以好好地品尝美酒,而在写作时则要感受生活中的穷苦与忧愁。第三句“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意思是孤独的松树早已倾斜,但并非患病,疲惫不堪的小鸟虽然回归,但是否安息却是未知的。最后一句“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表示诗人仍然渴望在淮河边多次往返,但现在已被秋霜和冬雪覆盖。整首诗以深邃、幽静的语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流动变化的感悟与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游历淮河两年的经历和心境。 第一句“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表达了诗人连续两年乘…展开
这是一首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游历淮河两年的经历和心境。 第一句“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表达了诗人连续两年乘坐淮河船只,期间遇到了少数知交。第二句“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表示在旅途中,无事可做时可以好好地品尝美酒,而在写作时则要感受生活中的穷苦与忧愁。第三句“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意思是孤独的松树早已倾斜,但并非患病,疲惫不堪的小鸟虽然回归,但是否安息却是未知的。最后一句“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表示诗人仍然渴望在淮河边多次往返,但现在已被秋霜和冬雪覆盖。整首诗以深邃、幽静的语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流动变化的感悟与对人生归宿的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详情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原文,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翻译,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赏析,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96672.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