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山吐月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朝
谒金门·山吐月原文
山吐月。画烛从教风灭。
一曲瑶琴才听彻。金蕉三两叶。
骤雨身凉还热。似欠舞琼歌雪。
近日醉乡音问绝。有时清泪咽。

谒金门·山吐月拼音解读
shān yuè
huà zhú cóng jiāo fēng miè
yáo qín cái tīng chè
jīn jiāo sān liǎng
zhòu shēn liáng hái
qiàn qióng xuě
jìn zuì xiāng yīn wèn jué
yǒu shí qīng lèi y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山顶上似乎从内部发光,散发着月光。烛光摇曳,随风逐渐熄灭,画面变得更加静谧。琴声响起,美妙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金蕉叶子在微风中轻舞,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突然间,一场骤雨来袭,夜空中的雷声震耳欲聋,使人感到身体凉爽但内心却是火热的。作者有时沉浸在这种美丽的景象中,但有时也会因思念而流下清泪。整首诗把自然界、音乐和情感结合在一起,形式和内容相互贯通。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谒金门·山吐月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山顶上似乎从内部发光,散发着月光。烛光摇曳,随风逐渐熄灭,画面变得更加静谧。琴声响起,美妙的…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山顶上似乎从内部发光,散发着月光。烛光摇曳,随风逐渐熄灭,画面变得更加静谧。琴声响起,美妙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金蕉叶子在微风中轻舞,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突然间,一场骤雨来袭,夜空中的雷声震耳欲聋,使人感到身体凉爽但内心却是火热的。作者有时沉浸在这种美丽的景象中,但有时也会因思念而流下清泪。整首诗把自然界、音乐和情感结合在一起,形式和内容相互贯通。折叠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详情

谒金门·山吐月原文,谒金门·山吐月翻译,谒金门·山吐月赏析,谒金门·山吐月阅读答案,出自辛弃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36845.html

诗词类别

辛弃疾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