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 285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朝
已亥杂诗 285原文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
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已亥杂诗 285拼音解读
jiā qìng wén fēng zài qián
tóng jīng zhào 鹿 míng yàn
bái tóu xiàng jiàn dōng shān
shuí liǎng shǎo n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一位古人在回忆过去时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提到了“嘉庆文风”,指的是清朝嘉庆年间的文化风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状况的关注。 第二句描述了作者与另一位名叫鹿鸣的人在京兆(今天的陕西省)享受宴席的情景,暗示着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青春岁月。 第三句以“白头相见”来形容两人再次相遇的场面,但同时也透露出其中一人已经进入老年的事实。而“冬山路”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断奔走。 最后一句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与鹿鸣两人年迈衰老的态度。尽管如今他们都穿上了简朴的荷衣,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变得薄弱。同时,“两少年”也寓意着心态上仍然年轻,保持着对未来的热情和希望。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已亥杂诗 285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古人在回忆过去时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提到了“嘉庆文风”,指的是清朝嘉庆年间的文化风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展开
这首诗是一位古人在回忆过去时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提到了“嘉庆文风”,指的是清朝嘉庆年间的文化风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状况的关注。 第二句描述了作者与另一位名叫鹿鸣的人在京兆(今天的陕西省)享受宴席的情景,暗示着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青春岁月。 第三句以“白头相见”来形容两人再次相遇的场面,但同时也透露出其中一人已经进入老年的事实。而“冬山路”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断奔走。 最后一句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与鹿鸣两人年迈衰老的态度。尽管如今他们都穿上了简朴的荷衣,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变得薄弱。同时,“两少年”也寓意着心态上仍然年轻,保持着对未来的热情和希望。折叠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易简,字(王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他支持林则徐禁烟,建议加强战备。他反对清末土地兼并,反对君主独裁。其为文纵横,自成一家,诗风瑰丽奇肆,辑有《龚自珍全集》。 …详情

已亥杂诗 285原文,已亥杂诗 285翻译,已亥杂诗 285赏析,已亥杂诗 285阅读答案,出自龚自珍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41934.html

诗词类别

龚自珍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