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

作者:郑刚中      朝代:宋朝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原文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拼音解读
jīng shǐ wàn juàn kāi
shū duō fāng shuò fǎn huī xié
néng yán zhèng kǒng nán chū
jué xué fāng zhī jìn yǒu jiē
jiǎo zhú yīng xióng dōu sǎo
liú chuán gōng màn
ruò fǎn zhào guān xīn shù
yǒng duò zhū chén wàn shì guā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与修心的看法。即便拥有千万册的经史书籍,若没有读懂其中的真谛,仍然难以开启智慧之门。书本数量再多也不能代替方朔那样的幽默才华,而只有正知正见才能避免被迷惑误导。在英勇的竞争中,许多人功业虽留传,但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内心,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避免在红尘中迷失自我。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与修心的看法。即便拥有千万册的经史书籍,若没有读懂其中的真谛,仍然难以开启智慧之门。书本数量再多…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与修心的看法。即便拥有千万册的经史书籍,若没有读懂其中的真谛,仍然难以开启智慧之门。书本数量再多也不能代替方朔那样的幽默才华,而只有正知正见才能避免被迷惑误导。在英勇的竞争中,许多人功业虽留传,但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内心,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避免在红尘中迷失自我。折叠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详情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原文,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翻译,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赏析,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七阅读答案,出自郑刚中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82829.html

诗词类别

郑刚中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