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朝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原文
直渠杀势烦才吏,机器爬沙聚水兵。
河面常从天上落,金堤千里护都城。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拼音解读
zhí shā shì fán cái
shā shuǐ bīng
miàn cháng cóng tiān shàng luò
jīn qiān dōu ch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都城的防御工事和保卫军队。其中,“直渠杀势烦才吏”指的是当时修建的直立的护城河,为防止攻城敌人,需要勤奋的官员不断巡查和维修;“机器爬沙聚水兵”则是在城墙上安置各种机械设备和武器,以应对外敌进攻;“河面常从天上落”指的是城市周围的河流,会因为降雨而涨水;而“金堤千里护都城”则形象地表现了一道长达千里的黄土高坡护城墙,既强化了城墙的防御能力,同时也象征着都城永远不会被攻破。整首诗通过描写古代都城的强大防御体系,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壮丽。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都城的防御工事和保卫军队。其中,“直渠杀势烦才吏”指的是当时修建的直立的护城河,为防止攻城敌人,需要勤奋…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都城的防御工事和保卫军队。其中,“直渠杀势烦才吏”指的是当时修建的直立的护城河,为防止攻城敌人,需要勤奋的官员不断巡查和维修;“机器爬沙聚水兵”则是在城墙上安置各种机械设备和武器,以应对外敌进攻;“河面常从天上落”指的是城市周围的河流,会因为降雨而涨水;而“金堤千里护都城”则形象地表现了一道长达千里的黄土高坡护城墙,既强化了城墙的防御能力,同时也象征着都城永远不会被攻破。整首诗通过描写古代都城的强大防御体系,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壮丽。折叠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详情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原文,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翻译,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赏析,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阅读答案,出自黄庭坚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3891.html

诗词类别

黄庭坚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