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
- 时危贵权谋,盗贼本王臣。招徕驾驭之,自足张吾军。
蜂虿固有毒,犀象亦可驯。恩威傥得所,摩拊还其淳。
光武制铜马,曹公用黄巾。资其战大敌,且以苏良民。
去年议招抚,乃以此义陈。置司未阅月,来者如屯云。
奈何力沮罢,坐使复纷纷。传闻中原寇,铁马动成群。
虎兕出于柙,玉石同其焚。京辅困抄掠,遂及江湖滨。
东南久平定,郡县无城闉。天堑非不险,谁与守要津。
古来重镇地,控扼非其人。小敌已震惧,大者当何云。
人谋自回遹,天意讵不仁。安得回阳辉,一令四海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在时局危急的情况下,统治者需要运用权谋和战略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需要有能力善于驾驭人才。诗中引用了“蜂虿固有毒,犀象亦可驯”的比喻,说明领导者应该正确运用赏罚手段来管理和激励人才,使他们心甘情愿为之效命。 接着,诗人列举了历史上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光武帝制造铜马,曹操利用黄巾军,苏良等辅佐君主平定乱局,以此说明在关键时刻,需要有明智的领导者和得力的幕僚来扶持政权。 然而,诗人也警示说,政府在处理内部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全局,不能只顾眼前,否则容易导致失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安宁的期望,希望能够重振旗鼓,让四海春暖花开。
- 背诵
-
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在时局危急的情况下,统治者需要运用权谋和战略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需要有能力善于驾驭人才。诗中引用了“蜂虿固…展开这首诗描写了在时局危急的情况下,统治者需要运用权谋和战略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需要有能力善于驾驭人才。诗中引用了“蜂虿固有毒,犀象亦可驯”的比喻,说明领导者应该正确运用赏罚手段来管理和激励人才,使他们心甘情愿为之效命。 接着,诗人列举了历史上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光武帝制造铜马,曹操利用黄巾军,苏良等辅佐君主平定乱局,以此说明在关键时刻,需要有明智的领导者和得力的幕僚来扶持政权。 然而,诗人也警示说,政府在处理内部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全局,不能只顾眼前,否则容易导致失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安宁的期望,希望能够重振旗鼓,让四海春暖花开。折叠 -
李纲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江苏无锡人,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因无锡有河,名曰梁溪,故号称梁溪先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原文,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翻译,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赏析,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阅读答案,出自李纲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7089.html
诗词类别
李纲的诗词
- 《春词二十首 其十四》
- 《喜迁莺(自池阳泛舟)》
- 《泛舟循惠间山水清绝口号四首 其一》
- 《至芜湖闻贼陷钱塘复为官军所得有感 其一》
- 《一翦梅》
- 《江月五首 其二》
- 《次韵陈中玉大卿见赠 其二》
- 《次韵徽言见赠》
- 《长滩驿次韵陆惇礼留题二绝句 其二》
- 《次韵邓志宏梅花》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