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待问之蒙城簿

作者:杨亿      朝代:宋朝
吴待问之蒙城簿原文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
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
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
吴待问之蒙城簿拼音解读
西 lái diào guān
huáng shòu fēng chén yàn jiǔ
qiě tóng kāi kǒu xiào
gōng tíng wèi miǎn shé yāo
zhǎng ān chē piān
guó guàn kěn
gòng yuán guī wǎn
jiù yóu yān shù zhò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子离开故乡,前往陌生地方的心情和遭遇。第一句中,“西来赴调合关繻”指的是游子离开东部地区(可能是故乡),前往西部的“调和关繻”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长途跋涉,身上黄绶已被尘土覆盖,厌倦了穿过繁忙的城市。 第二句中,“祖席且同开口笑”,意味着他与老朋友重逢,在分享彼此的旅途经历时,他们都会欣然一笑。而在公共场合中,为了适应新环境,他不得不折服于当地的风俗文化和礼仪。 第三句中,“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表达的是在长安等大都市中,游子因为自己的外来身份而受到轻视和歧视。相反,在鲁国,人们更加尊重学者和文化人士。 最后一句中,“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则表现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他希望自己能早日归来,重温在家乡的美好回忆,再次漫步在烟树荫下,享受湖光山色之美。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吴待问之蒙城簿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子离开故乡,前往陌生地方的心情和遭遇。第一句中,“西来赴调合关繻”指的是游子离开东部地区(可能是故乡)…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子离开故乡,前往陌生地方的心情和遭遇。第一句中,“西来赴调合关繻”指的是游子离开东部地区(可能是故乡),前往西部的“调和关繻”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长途跋涉,身上黄绶已被尘土覆盖,厌倦了穿过繁忙的城市。 第二句中,“祖席且同开口笑”,意味着他与老朋友重逢,在分享彼此的旅途经历时,他们都会欣然一笑。而在公共场合中,为了适应新环境,他不得不折服于当地的风俗文化和礼仪。 第三句中,“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表达的是在长安等大都市中,游子因为自己的外来身份而受到轻视和歧视。相反,在鲁国,人们更加尊重学者和文化人士。 最后一句中,“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则表现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他希望自己能早日归来,重温在家乡的美好回忆,再次漫步在烟树荫下,享受湖光山色之美。折叠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字大年,浦城(今属福建)人,少有才名。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992),赐进士及第,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文。《宋史》、《东都事略》、《名臣碑传琬琰集》有传。相传其为文风格雄健,才思敏捷,对客谈笑,挥毫不辍。性耿介,尚名节。与刘筠、钱惟演等时相唱和,为「西昆体」代表作…详情

吴待问之蒙城簿原文,吴待问之蒙城簿翻译,吴待问之蒙城簿赏析,吴待问之蒙城簿阅读答案,出自杨亿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599716.html

诗词类别

杨亿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