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

作者:胡承珙      朝代:清朝
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原文
水国春阴护板扉,仙葩合与饲蚕肥。茧成如瓮丝如血,不数猩红覆地衣。
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拼音解读
shuǐ guó chūn yīn bǎn fēi
xiān cán féi
jiǎn chéng wèng xuè
shù xīng h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水国的景象:春日里,浓密的阴云掩护着板扉村庄,让人感到凉爽宜人。仙葩开放,为蚕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使得蚕茧可以形成如同瓮一般圆润的形状,丝线红艳饱满。地面上铺满了猩红色的蚕茧,像一层厚厚的衣服覆盖着大地。整体描绘了一个丰收的场景,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中的养蚕和丝绸生产的重要性。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水国的景象:春日里,浓密的阴云掩护着板扉村庄,让人感到凉爽宜人。仙葩开放,为蚕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使得蚕茧…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水国的景象:春日里,浓密的阴云掩护着板扉村庄,让人感到凉爽宜人。仙葩开放,为蚕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使得蚕茧可以形成如同瓮一般圆润的形状,丝线红艳饱满。地面上铺满了猩红色的蚕茧,像一层厚厚的衣服覆盖着大地。整体描绘了一个丰收的场景,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中的养蚕和丝绸生产的重要性。折叠

作者介绍

胡承珙 胡承珙 (1776—1832)清安徽泾县人,字景孟,号墨庄。嘉庆十年进士。累官台湾兵备道。究心经学,著意在《毛诗》,广證博考以求本义,成《毛诗后笺》。另有《尔雅古义》、《仪礼古今文疏义》、《求是堂诗文集》等。…详情

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原文,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翻译,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赏析,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胡承珙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10923.html

诗词类别

胡承珙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