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拍满路花 其四
- 涛声趋左蠡,岭势接南安。匡庐真福地,境幽闲。三天子障,虎踞与龙盘。
五老峰千丈,结个茅庐,任人谤是神仙。
记曾听万壑哀蝉。乐似奏钧天。琪花飘满地,鸟衔残。
桃源洞里,秦火到应难。我与昌黎异,世间屈曲,不如从汝神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景象。涛声向左流去,山岭逐渐接近南安。匡庐被认为是一处福地,景色宜人。三天子在那里隐居,他们的居所坐落在虎踞与龙盘之间。五老峰高耸入云,一位神仙住在茅庐中,允许别人对他进行谩骂。在记忆中,作者曾听到万壑中哀鸣的蝉声,像是奏着钧天的乐曲。琪花飘满地面,有些鸟儿托着残片在嘴里。桃源洞是一个遥远的世外桃源,秦人的火烧不到那里。作者和居住在常驻的黎族人不同,他们受世俗的束缚,无法像神山之人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作者决定跟随神山之人,避开尘世纷扰。
- 背诵
-
促拍满路花 其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景象。涛声向左流去,山岭逐渐接近南安。匡庐被认为是一处福地,景色宜人。三天子在那里隐居,他们的…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景象。涛声向左流去,山岭逐渐接近南安。匡庐被认为是一处福地,景色宜人。三天子在那里隐居,他们的居所坐落在虎踞与龙盘之间。五老峰高耸入云,一位神仙住在茅庐中,允许别人对他进行谩骂。在记忆中,作者曾听到万壑中哀鸣的蝉声,像是奏着钧天的乐曲。琪花飘满地面,有些鸟儿托着残片在嘴里。桃源洞是一个遥远的世外桃源,秦人的火烧不到那里。作者和居住在常驻的黎族人不同,他们受世俗的束缚,无法像神山之人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作者决定跟随神山之人,避开尘世纷扰。折叠 -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促拍满路花 其四原文,促拍满路花 其四翻译,促拍满路花 其四赏析,促拍满路花 其四阅读答案,出自易顺鼎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13352.html
诗词类别
易顺鼎的诗词
- 《忆旧游 社题春雨二首 其一》
- 《月下笛 读山中白云词感怀玉田生,即用其赠仇山村韵》
- 《露华 寄余芷丞京邸》
- 《促拍满路花 其二》
- 《卖花声》
- 《踏莎行 其二 晓发梦归,次前韵》
- 《新雁过妆楼 再为琴绮赋,时余将有海上之行矣》
- 《湘月 遇周意皆于朗江舟次,谈春明旧游,感赋》
- 《摸鱼儿 晓发镇雄关》
- 《潇湘神》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