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

作者:李鸿章      朝代:清朝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原文
一角江城恨未消,长怀楚泽佩芳椒。中原旗鼓声先震,半壁金汤土竟焦。
蜀郡祠堂村社祭,赵州人士酒杯浇。当时愧乏蚍蜉救,投阁何须解客嘲。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拼音解读
jiǎo jiāng chéng hèn wèi xiāo
zhǎng huái 怀 chǔ pèi fāng jiāo
zhōng yuán shēng xiān zhèn
bàn jīn tāng jìng jiāo
shǔ jùn táng cūn shè
zhào zhōu rén shì jiǔ bēi jiāo
dāng shí kuì jiù
tóu jiě chá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家国之痛。他在江城一隅,仍然怀着对楚国的怨恨,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他长期怀念着自己曾经佩戴过的楚国芳香珠,这让他更加思念故土。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中原旗鼓声震天动地,展现了中原大军的强大和威风。然而,这场战争却导致了蜀郡祠堂和村社的毁灭,赵州人民被迫举杯饮泣。作者感到自己无力挽救这一切,只能黯然祭拜。 最后,作者提到“投阁何须解客嘲”,暗示他不希望别人对他的无奈和苦衷进行嘲讽和攻击。总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萧条和沉痛,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家国之痛。他在江城一隅,仍然怀着对楚国的怨恨,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他长期怀念着自己曾经佩戴过…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家国之痛。他在江城一隅,仍然怀着对楚国的怨恨,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他长期怀念着自己曾经佩戴过的楚国芳香珠,这让他更加思念故土。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中原旗鼓声震天动地,展现了中原大军的强大和威风。然而,这场战争却导致了蜀郡祠堂和村社的毁灭,赵州人民被迫举杯饮泣。作者感到自己无力挽救这一切,只能黯然祭拜。 最后,作者提到“投阁何须解客嘲”,暗示他不希望别人对他的无奈和苦衷进行嘲讽和攻击。总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萧条和沉痛,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折叠

作者介绍

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详情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原文,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翻译,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赏析,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八阅读答案,出自李鸿章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20500.html

诗词类别

李鸿章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