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夜三首 其二

作者:李梦阳      朝代:明朝
村夜三首 其二原文
清林不知暑,一觉群鸡鸣。野圹气森飒,天空夜虚明。
村夜三首 其二拼音解读
qīng lín zhī shǔ
jiào qún míng
kuàng sēn
tiān kōng m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清凉和安宁。诗中的“清林”可能指的是一片清幽的森林,因为在森林里不会感到酷热。诗人在这里睡了一夜,直到早晨听到了鸡鸣声才醒来。而“野圹”则可能指的是一些荒芜的地方,因为那里气氛阴森,给人以压抑感。然而,“天空”却很明亮,没有云彩的遮挡,反映出了那个夜晚的宁静和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出了诗人对安静、清凉、宁静夜晚的向往和赞美。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村夜三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清凉和安宁。诗中的“清林”可能指的是一片清幽的森林,因为在森林里不会感到酷热。诗人在这里睡了一夜,…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清凉和安宁。诗中的“清林”可能指的是一片清幽的森林,因为在森林里不会感到酷热。诗人在这里睡了一夜,直到早晨听到了鸡鸣声才醒来。而“野圹”则可能指的是一些荒芜的地方,因为那里气氛阴森,给人以压抑感。然而,“天空”却很明亮,没有云彩的遮挡,反映出了那个夜晚的宁静和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出了诗人对安静、清凉、宁静夜晚的向往和赞美。折叠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李梦阳(1473~1530)中国明朝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出身寒微。弘治七年(1494)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江西提学副使等职。他嫉恶如仇,曾因草疏奏章弹劾宦官刘瑾而入狱。李梦阳鉴于台阁体诗文千篇一律的弊端,决心倡导复古以改变不良文风。他是前七子的领袖,主张古诗学魏晋,近体学盛唐,在当时影响颇大。但他过于强调格调、法式 ,未能很好地从复…详情

村夜三首 其二原文,村夜三首 其二翻译,村夜三首 其二赏析,村夜三首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李梦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34767.html

诗词类别

李梦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