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御史大夫少司马吴公晋大司空还陪京三十韵
- 天地昌尧历,朝廷重禹谟。星光回八座,气色动三吴。
遇合明良早,贤称父子俱。名高乌石隽,宦达白门趋。
化育覃瓯骆,旬宣浃汴都。后先元济美,扬历尽亨衢。
开府湘山近,扬旌楚水孤。奇勋标八桂,重镇扼苍梧。
烽火欣全熄,壶浆望已苏。武功铜柱勒,文德铁桥敷。
油幕歌旋凯,枫宸喜献俘。两朝心并赤,三世锡偏殊。
谢砌兰为玉,王庭树是珠。承家恩浩荡,报国力驰驱。
运属夔龙会,谁其稷契徒。九重来紫诏,三辅叶黄。
官应天喉舌,才充国瑾瑜。上公新剑履,高帝盛规模。
旆引钟陵月,帆飞粤海凫。笑余三作吏,垂老一潜夫。
自解闽疆绶,长甘谷口愚。岂知青眼顾,能及涸鳞枯。
礼数光蓬荜,形骸略散樗。副书惭石室,浪迹托江湖。
生事惟餐菊,浮名任守株。云泥俄隔绝,岐路独踟蹰。
礼乐酬明主,文章起大儒。调和凭鼎鼐,盘错别昆吾。
公且图麟阁,吾将老钓舻。故山芳远志,不必问长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名为《赠吕叔孙序》,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杜甫所作。整篇诗歌描绘了一位历经辛劳,最终荣归故里的官员吕叔孙的人生旅程,表达了对其功绩和品德的赞扬。 第一句“天地昌尧历,朝廷重禹谟”意思是说,在历史长河中,伟大的圣贤尧舜的功绩历久弥坚,而现在的朝廷也高度重视智者禹的治国理念。接下来几句描述了吕叔孙的卓越才能、高风亮节以及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贡献,被誉为“乌石隽”、“白门趋”。 后面一段诗叙述了吕叔孙在不同地区担任官职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开府湘山近”、“扬旌楚水孤”等等。最后一段则是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和愿景,希望能够有更多像吕叔孙一样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 背诵
-
奉送御史大夫少司马吴公晋大司空还陪京三十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名为《赠吕叔孙序》,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杜甫所作。整篇诗歌描绘了一位历经辛劳,最终荣归故里的官员吕叔孙的人生旅程,表达…展开这首诗名为《赠吕叔孙序》,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杜甫所作。整篇诗歌描绘了一位历经辛劳,最终荣归故里的官员吕叔孙的人生旅程,表达了对其功绩和品德的赞扬。 第一句“天地昌尧历,朝廷重禹谟”意思是说,在历史长河中,伟大的圣贤尧舜的功绩历久弥坚,而现在的朝廷也高度重视智者禹的治国理念。接下来几句描述了吕叔孙的卓越才能、高风亮节以及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贡献,被誉为“乌石隽”、“白门趋”。 后面一段诗叙述了吕叔孙在不同地区担任官职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开府湘山近”、“扬旌楚水孤”等等。最后一段则是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和愿景,希望能够有更多像吕叔孙一样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折叠 -
叶春及
(1532—1595)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奉送御史大夫少司马吴公晋大司空还陪京三十韵原文,奉送御史大夫少司马吴公晋大司空还陪京三十韵翻译,奉送御史大夫少司马吴公晋大司空还陪京三十韵赏析,奉送御史大夫少司马吴公晋大司空还陪京三十韵阅读答案,出自叶春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40130.html
诗词类别
叶春及的诗词
- 《送廖大夫解绶归闽》
- 《答从仁斋》
- 《送南园郑文学迁荣府教授》
- 《赠别韦纯显赴泰和 其二》
- 《送潘去华侍御还朝去华在粤著书名百六书成而召故次首及之 其二》
- 《漫题柬徐弼卿张仲矩二国子陈巽卿洪子崇江惟城三茂才》
- 《奉送林使君捧日瞻云诗》
- 《留别二陈明府》
- 《赠汝诚应贡北上 其五》
- 《用谢惕斋先生韵寿刘古唐翁六十有一》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