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

作者:张煌言      朝代:明朝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原文
汉家天仗肃仙班,一掷金椎不复还。苜蓿祗肥秦塞外,樱桃谁荐晋陵间!
魂招蜀望花同碧,泪染姚华竹尽斑。何处旌旗皆缟素,好传露布到阴山?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拼音解读
hàn jiā tiān zhàng xiān bān
zhì jīn zhuī hái
xu zhī féi qín sāi wài
yīng táo shuí jiàn jìn líng jiān
hún zhāo shǔ wàng huā tóng
lèi rǎn yáo huá zhú jìn bān
chù jīng jiē gǎo
hǎo chuán dào yīn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描绘了作者离别故乡、归途中所见的一些景象以及他内心的感受。 第一段中,汉家天仗指的是皇帝祭天时所使用的仪仗,肃仙班则是指负责祭祀的神仙队伍。一掷金椎不复还意味着祭祀完毕后,神仙们将金色的权杖扔向天空,表示已经将皇帝的祈愿传达给天上的神灵,而此时在场的人们却无法再次拿到这个金椎。 第二段中,苜蓿祗肥秦塞外和樱桃谁荐晋陵间分别描述了两地的自然景观和特产。魂招蜀望花同碧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泪染姚华竹尽斑则暗示了作者离别之苦。最后一句话,则是希望自己的消息能够被传到边疆,让遥远的阴山也知道自己的离去。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描绘了作者离别故乡、归途中所见的一些景象以及他内心的感受。 第一段中…展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描绘了作者离别故乡、归途中所见的一些景象以及他内心的感受。 第一段中,汉家天仗指的是皇帝祭天时所使用的仪仗,肃仙班则是指负责祭祀的神仙队伍。一掷金椎不复还意味着祭祀完毕后,神仙们将金色的权杖扔向天空,表示已经将皇帝的祈愿传达给天上的神灵,而此时在场的人们却无法再次拿到这个金椎。 第二段中,苜蓿祗肥秦塞外和樱桃谁荐晋陵间分别描述了两地的自然景观和特产。魂招蜀望花同碧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泪染姚华竹尽斑则暗示了作者离别之苦。最后一句话,则是希望自己的消息能够被传到边疆,让遥远的阴山也知道自己的离去。折叠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明末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宁波人,1659年与郑成功合兵包围南京,不果,后因郑兵败而退于浙东一带,不久被俘身亡。…详情

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原文,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翻译,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赏析,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 其三阅读答案,出自张煌言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678491.html

诗词类别

张煌言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