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朝
除夕原文
三百六十日,堪怜是此宵。金虬听漏永,银蜡守更遥。
觅果儿争栗,陈蔬妇办椒。流光不可驻,倏忽又来朝。
除夕拼音解读
sān bǎi liù shí
kān lián shì xiāo
jīn qiú tīng lòu yǒng
yín shǒu gèng yáo
guǒ ér zhēng
chén shū bàn jiāo
liú guāng zhù
shū yòu lái chá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琐碎。其中“三百六十日”指一年的时间,表达出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金虬听漏永,银蜡守更遥”形容夜晚漫长,人们在等待着时间的流逝;“觅果儿争栗,陈蔬妇办椒”描述了生活中的小事情,如采摘果实、做饭等;“流光不可驻,倏忽又来朝”表明时间是无法停留的,每个时刻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当下。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寓意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遗憾。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除夕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琐碎。其中“三百六十日”指一年的时间,表达出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金虬听漏永,银蜡守更遥”…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琐碎。其中“三百六十日”指一年的时间,表达出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金虬听漏永,银蜡守更遥”形容夜晚漫长,人们在等待着时间的流逝;“觅果儿争栗,陈蔬妇办椒”描述了生活中的小事情,如采摘果实、做饭等;“流光不可驻,倏忽又来朝”表明时间是无法停留的,每个时刻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当下。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寓意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遗憾。折叠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详情

除夕原文,除夕翻译,除夕赏析,除夕阅读答案,出自李之世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14348.html

诗词类别

李之世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