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作者:王鏊      朝代:明朝
金山原文
大江中峙小昆崙,势遏洪涛几欲奔。万古乾坤限南壮,一方钟鼓自晨昏。
云低北固山争出,潮落东洋海半吞。汲得中泠自煎试,月团新赐出词垣。
金山拼音解读
jiāng zhōng zhì xiǎo kūn lún
shì è hóng tāo bēn
wàn qián kūn xiàn nán zhuàng
fāng zhōng chén hūn
yún běi shān zhēng chū
cháo luò dōng yáng hǎi bàn tūn
zhōng líng jiān shì
yuè tuán xīn chū yu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第一句“大江中峙小昆崙”,指的是长江中的昆仑山,形容它虽然小但坚定不移地挡住了滔滔洪水。接着,“万古乾坤限南壮”表述了南方的山川广阔、气势磅礴,而“一方钟鼓自晨昏”则暗示了南国的风俗文化。 下半部分,作者转换视角,描述了北固山和东洋海。云低北固山争出,描绘了北固山高耸入云的景象;而“潮落东洋海半吞”则表现了大海的浩瀚和强大。最后两句“汲得中泠自煎试,月团新赐出词垣”则表达了作者对学术的关注和热爱,反映出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知识与真理的精神。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金山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第一句“大江中峙小昆崙”,指的是长江中的昆仑山,形容它虽然小但坚定不移地…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第一句“大江中峙小昆崙”,指的是长江中的昆仑山,形容它虽然小但坚定不移地挡住了滔滔洪水。接着,“万古乾坤限南壮”表述了南方的山川广阔、气势磅礴,而“一方钟鼓自晨昏”则暗示了南国的风俗文化。 下半部分,作者转换视角,描述了北固山和东洋海。云低北固山争出,描绘了北固山高耸入云的景象;而“潮落东洋海半吞”则表现了大海的浩瀚和强大。最后两句“汲得中泠自煎试,月团新赐出词垣”则表达了作者对学术的关注和热爱,反映出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知识与真理的精神。折叠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朝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详情

金山原文,金山翻译,金山赏析,金山阅读答案,出自王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24667.html

诗词类别

王鏊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