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怀并引 其二
- 筮仕令北海,海上半凋瘵。初至百忧丛,视事忘向晦。
出入童稚眠,徒为簿书累。亦慕卓鲁名,愧非学道爱。
别来三十年,父老犹虚戴。补过恨无繇,此任不更再。
寄语为令者,毋如余徒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写给某个官员的,诗人表达出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沮丧。首先,诗人描述了北海之旅,感叹海上风景凋敝,但他却无心欣赏,因为他面对的是无尽的百忧和繁琐的琐事,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然后,诗人提到他在官场上的生活毫无意义,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无所作为,只是被纪录和文书工作累死。他羡慕那些有名望的官员,但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学习道德和修行来追求名声。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三十年前曾经担任过的职务,但他没有获得父老们的认可和尊重。他怨恨自己不能够弥补过错,但他也认为自己已经无力再次承担这样的职责。 最后,诗人寄语给读者,表示不要像他一样抱怨和悲叹,而是要珍惜当下,不断努力。
- 背诵
-
纪怀并引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某个官员的,诗人表达出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沮丧。首先,诗人描述了北海之旅,感叹海上风景凋敝,但他却无心欣…展开这首诗是写给某个官员的,诗人表达出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沮丧。首先,诗人描述了北海之旅,感叹海上风景凋敝,但他却无心欣赏,因为他面对的是无尽的百忧和繁琐的琐事,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然后,诗人提到他在官场上的生活毫无意义,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无所作为,只是被纪录和文书工作累死。他羡慕那些有名望的官员,但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学习道德和修行来追求名声。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三十年前曾经担任过的职务,但他没有获得父老们的认可和尊重。他怨恨自己不能够弥补过错,但他也认为自己已经无力再次承担这样的职责。 最后,诗人寄语给读者,表示不要像他一样抱怨和悲叹,而是要珍惜当下,不断努力。折叠 -
温纯
(1539—1607)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纪怀并引 其二原文,纪怀并引 其二翻译,纪怀并引 其二赏析,纪怀并引 其二阅读答案,出自温纯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30724.html
诗词类别
温纯的诗词
- 《过武关》
- 《纪怀并引 其三》
- 《夏日同游李氏园 其一》
- 《七夕同董惟益司寇蔡弘甫薛鲁叔二太史集朱汝脩保御脩竹馆分得身字》
- 《游禹穴同姜宪使商大理朱太仆王新建集舟中听童子歌予劝民诗》
- 《同胡藩参蔡宪使集永嘉江心寺 其二》
- 《七夕》
- 《浮光八咏 其八 聚仙阁》
- 《武陵城楼送李少参之关中》
- 《阅蔡弘甫薛鲁叔文德任试南宫之文喜赋》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