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述三篇 其一
- 江南腊月天未雪,居者单衣行苦热。连山郡邑瘴尽行,岂独岭南与闽越。
逋民穰穰度闽山,十人不见一人还。明知地恶去未已,可怜生死相追攀。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腊月时游历江南地区所见到的景象。虽然已经是冬季,但天气依然十分炎热,使得居民们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来行走。特别是连山郡邑这一地区,虽然罹患了严重的“瘴疠”(即疟疾),但人们仍然必须勇敢地前往那里进行工作和生活。 诗人还描述了逃难者离开家园,去往闽山的悲惨境遇。由于当时的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带着他们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和家族成员穿过险恶的山路。然而,许多人最终都无法成功逃脱,不得不在路上死去,以至于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够幸存下来。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迫离开家园、面临艰难困苦的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 背诵
-
雨述三篇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腊月时游历江南地区所见到的景象。虽然已经是冬季,但天气依然十分炎热,使得居民们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来行走…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腊月时游历江南地区所见到的景象。虽然已经是冬季,但天气依然十分炎热,使得居民们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来行走。特别是连山郡邑这一地区,虽然罹患了严重的“瘴疠”(即疟疾),但人们仍然必须勇敢地前往那里进行工作和生活。 诗人还描述了逃难者离开家园,去往闽山的悲惨境遇。由于当时的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带着他们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和家族成员穿过险恶的山路。然而,许多人最终都无法成功逃脱,不得不在路上死去,以至于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够幸存下来。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迫离开家园、面临艰难困苦的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之情。折叠 -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龙兴(今江西丰城)人。幼时家贫而读书刻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祐初年,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至正初年,诏修宋、辽、金三史,任为总裁官。诗集为《秋宜集》。…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雨述三篇 其一原文,雨述三篇 其一翻译,雨述三篇 其一赏析,雨述三篇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揭傒斯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42267.html
诗词类别
揭傒斯的诗词
- 《登蓟丘作》
- 《雨述三篇 其二》
-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
- 《砚山诗》
- 《题严陵独钓图》
- 《婺源州判官赴调京师授饶州路乐平州同知致仕拜命而卒归葬庐山》
-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 《远浦归帆》
- 《歌风台和李提举韵》
- 《画鸭》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