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

作者:郁植      朝代:清朝
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原文
兵压邯郸气欲吞,时危公子下监门。满堂珠履三千客,朱亥从来未受恩。
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拼音解读
bīng hán dān tūn
shí wēi gōng xià jiān mén
mǎn táng zhū sān qiān
zhū hài cóng lái wèi shòu 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杜甫的《丽人行》。整个诗描写了一个公子在战乱时期下监门的情景。 第一句“兵压邯郸气欲吞”意味着战争的威胁不断增加,形势十分紧张和危险,让人感到非常沉重和难以承受。 第二句“时危公子下监门”中,“公子”指的是贵族子弟,由于战乱的原因,他被迫去守护监狱门口。这里暗示了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动荡。 第三句“满堂珠履三千客”,描述了公子所处的环境,满座的珠履出席者凸显其身份地位的高贵。 最后一句“朱亥从来未受恩”,则是在描绘公子此时的孤独、无助和失意,连他的猪都没有得到任何关爱或同情。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战乱所导致的社会灾难的忧虑和悲哀。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杜甫的《丽人行》。整个诗描写了一个公子在战乱时期下监门的情景。 第一句“兵压邯郸气欲吞”意味着战争的威…展开
这首诗来自于唐代杜甫的《丽人行》。整个诗描写了一个公子在战乱时期下监门的情景。 第一句“兵压邯郸气欲吞”意味着战争的威胁不断增加,形势十分紧张和危险,让人感到非常沉重和难以承受。 第二句“时危公子下监门”中,“公子”指的是贵族子弟,由于战乱的原因,他被迫去守护监狱门口。这里暗示了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动荡。 第三句“满堂珠履三千客”,描述了公子所处的环境,满座的珠履出席者凸显其身份地位的高贵。 最后一句“朱亥从来未受恩”,则是在描绘公子此时的孤独、无助和失意,连他的猪都没有得到任何关爱或同情。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战乱所导致的社会灾难的忧虑和悲哀。折叠

作者介绍

郁植 郁植 (?—1679)清江苏太仓人,字大本,号东堂。诸生,八岁应试,作《五伦论》,为吴伟业所赞赏。既长,学力益深,为王士禛所赏识。兼工诗。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未应试卒。…详情

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原文,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翻译,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赏析,读史偶感二首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郁植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87303.html

诗词类别

郁植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