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庵
作者:朱升 朝代:宋朝
- 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德性敬所尊,放心闲弗骋。
归根乃春茁,用晦岂灰冷。彼所谓善刀,我所谓尚褧。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紫阳书满家,鼻端最机警。
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明当从之游,飞度韩田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思想。它表达了通过修行和内心的平静来获得智慧和解脱的道路。 第一句提到“三圣妙传心”,指的是菩萨、阿罗汉和佛陀传授给人类的教义,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 第二句中,“执中”表示坚持中庸之道,并且需要警惕迷惑。然后作者谈到他读书刻苦,但仍未能从文化上获得彻底的解脱,需要通过内心的修行。 第三句中,“归根”意为回归本质,指出只有当内心纯净时,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解脱,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外在的技巧和知识。 第四句提到“紫阳书满家”,可能指的是道家书籍,而“鼻端最机警”则暗示作者已经明白了佛法的奥义。 最后两句中,“南州今孺子”指的可能是一个年轻的僧侣,建立了一个名叫“名庵”的寺庙。作者鼓励自己和读者跟随这个年轻僧侣的脚步去寻求智慧和解脱。
- 背诵
-
题静庵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思想。它表达了通过修行和内心的平静来获得智慧和解脱的道路。 第一句提到“三圣妙传心”,指的是菩萨、阿…展开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思想。它表达了通过修行和内心的平静来获得智慧和解脱的道路。 第一句提到“三圣妙传心”,指的是菩萨、阿罗汉和佛陀传授给人类的教义,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 第二句中,“执中”表示坚持中庸之道,并且需要警惕迷惑。然后作者谈到他读书刻苦,但仍未能从文化上获得彻底的解脱,需要通过内心的修行。 第三句中,“归根”意为回归本质,指出只有当内心纯净时,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解脱,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外在的技巧和知识。 第四句提到“紫阳书满家”,可能指的是道家书籍,而“鼻端最机警”则暗示作者已经明白了佛法的奥义。 最后两句中,“南州今孺子”指的可能是一个年轻的僧侣,建立了一个名叫“名庵”的寺庙。作者鼓励自己和读者跟随这个年轻僧侣的脚步去寻求智慧和解脱。折叠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作者介绍
题静庵原文,题静庵翻译,题静庵赏析,题静庵阅读答案,出自朱升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798140.html
诗词类别
朱升的诗词
- 《又用前韵谢人惠诗》
-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 其四 青子亭》
- 《送金彦中赴浙行省告承袭》
- 《赠星士汪晓窗 其二》
- 《赠星士汪晓窗 其三》
- 《送朱巧》
- 《登颜公山》
-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五》
- 《驾陈亨衢长子迁新居并序》
- 《留金陵送毕功大州判归 其二》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