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

作者:蔡松年      朝代:宋朝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原文
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
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拼音解读
chū chù shì jiē
shū máng máng
jué jiāo gǒu zuò
cún kāng
zhé rén nǎi zhī
shì fāng
lèi shè
jiàng shí duān xiàng wà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来自唐代杜甫的《士大夫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士大夫道德操守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第一句“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表明作者在走出家门之后,看到的是荒凉、深远而广阔的天地,着重强调了士大夫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胸怀。 接下来的“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指出了士大夫应该以忠诚为本,即使面临艰难困境也不能背叛朋友,用嵇康的故事来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句“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表达了作者对于哲学思想和智慧的推崇,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一些曲折复杂的人则会迷失方向。 最后一句“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比喻士大夫应该与百姓心灵相通,回归到天然纯朴的状态,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像木匠和石匠一样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唐代杜甫的《士大夫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士大夫道德操守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第一句“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展开
这首诗来自唐代杜甫的《士大夫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士大夫道德操守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第一句“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表明作者在走出家门之后,看到的是荒凉、深远而广阔的天地,着重强调了士大夫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胸怀。 接下来的“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指出了士大夫应该以忠诚为本,即使面临艰难困境也不能背叛朋友,用嵇康的故事来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句“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表达了作者对于哲学思想和智慧的推崇,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一些曲折复杂的人则会迷失方向。 最后一句“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比喻士大夫应该与百姓心灵相通,回归到天然纯朴的状态,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像木匠和石匠一样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折叠

作者介绍

蔡松年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详情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原文,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翻译,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赏析,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阅读答案,出自蔡松年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800446.html

诗词类别

蔡松年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