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又疑这仙翁

出自宋朝刘克庄的《念奴娇(居厚弟生日)
素馨茉莉,向炎天、别有一般标致。
淡妆绰约堪□□,导引海山大士。
从者谁欤,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
云阶月地,夜深凉意如水。
客又疑这仙翁,唐玄都观里,咏桃花底。
且睹樽前身见在,休管汉唐时事。
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
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
念奴娇(居厚弟生日)拼音解读
xīn
xiàng yán tiān bié yǒu bān biāo zhì
dàn zhuāng chāo yuē kān
dǎo yǐn hǎi shān shì
cóng zhě shuí
qīng xià
hàn mǎo jīn zhī
yún jiē yuè
shēn liáng shuǐ
yòu zhè xiān wēng
táng xuán dōu guān
yǒng táo huā
qiě zūn qián shēn jiàn zài
xiū guǎn hàn táng shí shì
yǐng guī chí
yún zǎo
nóng xiōng
lái wài
dàn yán èr sǒu yóu zu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赏花的场景。素馨和茉莉一起开放,非常美丽,迷人的气息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作者形容了女子妆容淡雅,风姿绰约,像导引海山大士一样高尚崇高。在这里,作者遇到了一位身份不明的年轻人,他有点神秘,令人好奇。夜深人静,在月光下,作者和这位年轻人共饮,谈天说地,似乎忘却了汉唐时代的种种纷争。最后,作者独自离去,但是两个老人还在屋外犹醉留连。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段宁静、美好的时光,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之情。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念奴娇(居厚弟生日)注释

【玄都观】北周、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隋开皇二年改名为玄都观。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崇业坊。见宋宋敏求《长安志》。后废。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金元好问《玄都观桃花》诗:“前度刘郎復阮郎,玄都观里醉红芳。”2.泛指道观。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好将金谷楼中女,改作玄都观里仙。”典【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宋曹冠《念奴娇》词:“十二灵峯,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须臾变化,阳臺朝暮云雨。”亦作“云堦月地”。清吴骞《扶风传信录》:“诸女举娉婷闲雅,或歌或笑,香盈一室,真使人有云堦月地之想。”参见“月地云阶”。…展开
【玄都观】北周、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隋开皇二年改名为玄都观。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崇业坊。见宋宋敏求《长安志》。后废。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金元好问《玄都观桃花》诗:“前度刘郎復阮郎,玄都观里醉红芳。”2.泛指道观。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好将金谷楼中女,改作玄都观里仙。”典【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宋曹冠《念奴娇》词:“十二灵峯,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须臾变化,阳臺朝暮云雨。”亦作“云堦月地”。清吴骞《扶风传信录》:“诸女举娉婷闲雅,或歌或笑,香盈一室,真使人有云堦月地之想。”参见“月地云阶”。折叠

念奴娇(居厚弟生日)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赏花的场景。素馨和茉莉一起开放,非常美丽,迷人的气息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作者形容了女子妆容淡雅,风姿…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赏花的场景。素馨和茉莉一起开放,非常美丽,迷人的气息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作者形容了女子妆容淡雅,风姿绰约,像导引海山大士一样高尚崇高。在这里,作者遇到了一位身份不明的年轻人,他有点神秘,令人好奇。夜深人静,在月光下,作者和这位年轻人共饮,谈天说地,似乎忘却了汉唐时代的种种纷争。最后,作者独自离去,但是两个老人还在屋外犹醉留连。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段宁静、美好的时光,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之情。折叠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郊恩补将仕郎,次年调靖安主簿。先后为江淮制置使李珏、广西经略安抚使胡槻辟置幕府。宝庆元年(1225)知建阳县。以言官笺克庄《落梅诗》,激怒史弥远,卷入江湖诗案,经郑清之力辩得释。端平初,真德秀帅闽,辟为帅司参议官。次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嘉熙间,历知袁州、广东提举,升转…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2377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