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月当午
出自宋朝李弥逊的《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 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
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
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
径欲乘之去,高兴送青冥。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余龄。
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
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清夜月下走过冰层而来到高楼之巅的人。他感受到远处风吹玉树,衣裾被寒风乱舞,寒意入骨。他想要上路离去,传说中的神仙告诉他,追求功名是困难的选择。他考虑寄托自己的生命在深处的苇汀和筠岫之间,并脱离俗世的喧嚣。他对着美景放声大笑,抓住萤火虫,享受当下的美好,同时也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事情等待着他去面对。
- 背诵
-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注释
【杯中物】。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韩翃《送齐明府赴东阳》诗:“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宋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词:“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杯中之物”。《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蔡武﹞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展开【杯中物】。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韩翃《送齐明府赴东阳》诗:“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宋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词:“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杯中之物”。《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蔡武﹞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折叠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诗意赏析
-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27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