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秋山
出自宋朝李邴的《念奴娇》- 素光练净,映秋山、隐隐修眉横绿。
鳷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
千丈斜晖,奔云涌雾,飞过卢仝屋。
更无尘气,满庭风碎梧竹。
谁念鹤发仙翁,当年曾共赏,紫岩飞瀑。
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离愁千斛。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
满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描述了一个美丽、宁静、祥和的环境。诗人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感受,赞美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瑰丽。 首先,诗人描述的是一幅秋天的景象,净白的月光映照在秋山上,使得山峰更加高耸挺拔。在这个美丽的背景下,诗人看到了一座高楼,鳷鹊楼,仿佛穿越云层似的高耸入云之中,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 接着,诗人描绘了这座楼房的材质,碧瓦寒生银粟,楼顶上的青色瓦片,在月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接下来诗人再次回到自然景观,描述了一道千丈斜晖,奔云涌雾的景象,这道斜晖和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从卢仝的房子前掠过。这里也没有任何的尘气,满庭风吹断了梧竹的枝叶,更显得清新宁静。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之余,又提到了一位仙翁,他与当年的诗人曾共赏紫岩飞瀑,现在是否还有人记得呢?这是对岁月流转和生命渐逝的思考。 最后,诗人写到三个人面对镜中的影像,在喝酒畅谈时,将内心深处的离愁苦恼洒在酒杯里,一洗千斛。最后,诗人与伴侣一起回家,骑着黄鹄飞驰万里,美好的夜晚就此结束。
- 背诵
-
念奴娇注释
【斗转参横】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宋韩元吉《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明无名氏《鸣凤记·杨公劾奸》:“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清洪昇《长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展开【斗转参横】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宋韩元吉《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明无名氏《鸣凤记·杨公劾奸》:“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清洪昇《长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折叠念奴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描述了一个美丽、宁静、祥和的环境。诗人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感受,赞美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瑰丽。…展开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描述了一个美丽、宁静、祥和的环境。诗人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感受,赞美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瑰丽。 首先,诗人描述的是一幅秋天的景象,净白的月光映照在秋山上,使得山峰更加高耸挺拔。在这个美丽的背景下,诗人看到了一座高楼,鳷鹊楼,仿佛穿越云层似的高耸入云之中,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 接着,诗人描绘了这座楼房的材质,碧瓦寒生银粟,楼顶上的青色瓦片,在月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接下来诗人再次回到自然景观,描述了一道千丈斜晖,奔云涌雾的景象,这道斜晖和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从卢仝的房子前掠过。这里也没有任何的尘气,满庭风吹断了梧竹的枝叶,更显得清新宁静。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之余,又提到了一位仙翁,他与当年的诗人曾共赏紫岩飞瀑,现在是否还有人记得呢?这是对岁月流转和生命渐逝的思考。 最后,诗人写到三个人面对镜中的影像,在喝酒畅谈时,将内心深处的离愁苦恼洒在酒杯里,一洗千斛。最后,诗人与伴侣一起回家,骑着黄鹄飞驰万里,美好的夜晚就此结束。折叠 -
李邴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316550.html